怎么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心”?
(2015-08-09 16:00:50)
标签:
学佛感悟觉悟感应思维 |
分类: 理喻微信 |
怎么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心”?
心,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个极为重要的字眼儿,如同一个人的全部内在质量。人——除了形体就是心性了……直到现在我们仍沿用这种语言定位方式,一说到思想、情绪、性格……统统都是心的作为。对“心”充满了真挚的描绘,可以永远。
但是,我们只要涉及到修练、养生、冥想,包括宗教,用传统的“心”来表述其间的种种微小又无形的差异,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这恰恰是最为要紧的。
古人对人体结构没有准确的把握,加之会由于不同心情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于是即使今天解剖学已经普及,人们仍沿用心之法,使得本来可以更清晰明确的道理,说起来隔靴搔痒总是迷迷糊糊的。懂的人好像懂了,似是而非,不懂的则鸡对鸭讲,狗同猫说。 我们认识一件事,准确的靶向定位非常有必要,含糊其辞造成的后果是正确的理论不能深入不能普及。
一朵花:“心”是历史语汇。当今,如果还沿用这些旧词汇,相当于年轻人拄拐……大脑才是百思之源,才是冥想之地,潜力之乡。
关于心和脑
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我的看法,中国所以涉及想法的字儿,都是“心”部首,还有许多和心相关的成语。很简单,古代人因为自身有心慌、心悸等心理反应,于是就认为人的心之官则思,这是历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认识阶段。现代人把心当做是脑的代名词就行啦。
人体只有大脑是精神单位,只有大脑拥有140亿神经细胞……我以为心脏是人体供血单位,大脑的一切活动离不开心脏的供血,心脏的成分是肌肉,也就是我们说的心肌。心脏的心理反应是大脑反应的反相结果,或称相关反应……大脑才是思维器官也不用说了。心脏只是一坨子肌肉……大脑比心脏要复杂十倍百倍,现在已经有人造心脏了!
人造心脏是欧洲的技术,人造肝脏人造肾脏都还没有呢,说明心脏的功能相对于肝和肾,要相对简单一些呢。
在电视上看到世界首例置换人工心臓,成功。术者是一个年轻女子,微笑着。接着播出了手术过程……
打开的胸腔能看到心臓位置上原来的心臓已经切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白色的,像一块橡皮似的小盒子,上面接了动静脉血管,这个小盒就博动起来,一鼓一鼓的……
换心臓已经不鲜,以往是以心换心。这回可是科技一大突破,换的是人工心臓,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
正好前几日还和朋友谈论“心之官则思”,这回不用我说了,事实已经证明了思想是大脑的结晶(其实早就间接证明了)。心臓似泵,负责向大脑及全身供血。
自然心跳有快有慢,不知人工的心跳有几档?人的情绪变化对其有无影响?
人工心臓是心臓病者的福音,也是学佛者的思考。我们必须把古人“心”这个字眼儿,理解成大脑的代名词,用大脑的结构来说明“冥想”啊、“杂念”啊、”灵魂出窍”啊、“修行”啊等等,才能把本来的脑现象表述清楚。现在用“心”来说思想,已经奥特跟不上趟儿了。
一朵花:不管学什么,我们的头脑中要有一个“靶向”意识,只有对准目标,不偏不依,才能大步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的理解,是思想意识道德心性……的统称。随着科学的发展,公众已普遍认识到大脑才是思想的发源地,解剖学告诉我们,所有思想意识都是大脑才具备的功能,心呢,只是一个沿用的俗称。心脏虽然会因情绪产生心痛心酸之类感觉,那是因为某种思绪过量所产生的心脑连带反应。
当医学已真实不虚的证明,思维是大脑的产物时,再言“心”时,一定要明确是代称和习惯性沿用。现代人所说的心是心臓,而我们的觉悟,顿悟,入静,空,无念等等词典,直接指向是大脑,也只有用大脑来阐述觉悟、入静等,才能因到位而清晰明确。心臓只是一块质地细腻又耐用的肌肉,心血管为大脑供血供氧,如果心臓会开心,等于胸大肌会算术呢。这么说吧,人身上只有大脑(高级脂肪)的细胞会思考,大脑是司令部,心臓是后勤部,完全不同的职能部门……
修心和开掘脑潜
遇到许多朋友,在心和脑的问题上走叉了道儿……把修心这件大事儿,理解成调整心臓功能,是让“心”静下来,让心不思考……
心臓会思考吗?心有思维能力吗?其实心和脑的关系,如同汽油和汽车的关系,没有汽油(心臓供血),汽车是一堆废铁(大脑片刻死亡);但光有汽油(供血正常)没有车(如老年痴呆),汽油的用処实在有限……
古时没有解剖学,当情绪强烈时,心臓会有反应,像心跳、心疼、心酸……于是一直以为思考也是心的功能,心之官则思嘛。
当科学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现代人对大脑的了解,已经是常识范畴的事儿了。如果谁还坚持“心”是智慧的源头,那就像坚持天圆地方一样,这不是继承传统,而成了食古不化啦。
气功热那几年,有不少练偏走火入魔的人,没有一个送到安贞的,都送到安定医院了,因为已经没人认为这是心臓的过错了。
现在中医也主张心是“血府”,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割脉就是血液流失,连命都没了还说什么呀。
我们生活中虽然还会用到“心”这个字眼儿,这是语言习惯,是簡称借用,因为我们已经心知肚明,此心非彼心。
心和脑是修炼朋友的分水岭,如果遇到一个张口闭口说“心”的大师上师指导者,说明无究竟可言。现代修炼必须靶向准确,必需从大脑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什么是静,什么是慧,什么是杂念,什么是先天……
不明确定位是瞎白扯,浪费时间。因为修炼不像别的,讲究的就是意念,当意念没有方向找不到目标时,本性只能停滞不前。
一朵花:修炼的人很多,谁不信都可以试试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