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塔在易县:荆轲塔/白塔/太宁寺双塔穿越

(2010-12-13 21:25:29)
标签:

旅游

分类: 驴行四方

http://s11/middle/6148ae53t975e6d7c217a&690&690

  12月10日晚朋友来电,说有新朋友加入组织,安排明天6.20集合去易县云蒙山穿越。是有一段时间不爬山了,我愉快的了接受了邀请。这是那天我们的穿越路线,回返时绕道转了双塔。图片文字是不是有点小?点开可以放大哟。自从博客相册被封杀,文章中插入照片太麻烦了,真是添堵。。。

http://s10/middle/6148ae53t974a0ab419b9&690http://&690

  走高速到易县时才7点半,上次千佛山之行与荆轲塔擦肩而过,这次时间允许,怎么得逛逛哟。

http://s12/middle/6148ae53t974a0c22787b&690&690

  七点五十来到这里正是太阳初升时,“燕赵自古多慷慨激昂之士”就是义士荆轲给我们留下的美名,我不得不仰视他的伟大。。。

http://s7/middle/6148ae53t975e6ae802c6&690&690

   据记载塔下的小山原为荆轲衣冠冢,辽代建塔并寺院,旧时塔院内供奉田光、荆轲、樊於期三义士之像,因此又称荆轲塔,现在寺院已无存,仅存此塔。2006年5月以圣塔院塔之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易县有“五塔镇燕山”之说,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传奇故事——左伯桃与羊角哀生死之交和荆轲刺秦王有关,分别纪念着两个故事中左伯桃、羊角哀、荆轲、燕太子丹和樊於期五位重要人物。

http://s5/middle/6148ae53t974a8f7fd994&690&690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人们尊奉荆轲为义士,太子丹在荆轲馆旁筑一衣冠冢,后又称荆轲山。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又在冢上建塔及圣塔院,后历代多有重修。现存之塔为明代重建,清代修葺,1985年又进行全面维修,高26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实心砖塔,须弥座之上为大型砖雕莲瓣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设假门,四侧面假窗,八个转角处为砖雕经幢,首层塔檐下施斗拱,其余各层叠涩出檐,顶部莲座上置金属刹(见下图)。
http://s8/middle/6148ae53t974a10a9c277&690&690

  易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属燕国之地,作为燕国都城之一的燕下都距易县县城东南6公里左右。时燕国与我的家乡之中山国同期并存,征战不断。

http://s10/middle/6148ae53t974a12832809&690&690

   西南不远处高村乡八里庄村北海拔346米的山顶上有座白塔,与荆轲塔遥遥相望。始建年代史志均无记载,根据塔的造型推断应为唐代建筑。明正德十二年(公元l517年)进行了重修,l997年县文物保管所对塔基进行了加固维修。该塔呈方形,三层,砖石砌垒,通高约13米,基座占地面积16平方米。须弥塔座,束腰,有卷草、花卉等砖雕图案。三层塔檐均为上下叠涩六层砌垒,塔顶置仰莲呈托宝光。第一层南面辟拱券门,里边为佛龛;二层东面嵌有二块刻字砖,上写“大明正德十二年口春重月重日建。”相传是为纪念左伯桃而建。

http://s6/middle/6148ae53t975e6b2d3305&690&690

  据传,燕国名士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共往投奔。路遇风雪,衣薄粮少,左伯桃并衣粮于羊角哀,自入空树死。羊角哀入楚为上卿,备厚礼葬左伯桃。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诉说被墓邻滋扰,不得安息,醒后即拔剑自刎,急赴九泉去护故人。后世遂称友谊深厚者为“羊左”、“羊左之交”。白塔不远处另有黑塔是为纪念羊角哀而建,高约13米,两塔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可惜黑塔于1996年因大雨倒塌,现尚未修复。但羊左友谊,千古传颂。
http://s2/middle/6148ae53t974a144a1901&690&690
  九时许行至易县西陵乡太宁寺村西,远远就望见半山腰有双塔并立,这里是云蒙山东南侧的永宁山(清西陵建成后由泰宁山改名),半山腰积翠屏下原有泰宁寺又称静觉寺,有辽大安三年(1087)碑记,该地曾有云上寺、双塔庵和五代大臣冯道吟台遗址。双塔即建在双塔庵内。由永宁山北行,翻过两道山梁,顺小路可达高1205m(一说1130.8m)的云蒙山主峰。http://s11/middle/6148ae53t974a148b206a&690&690
  与我们同行的有保定的驴友十多人,整理好装备后,九点半开始出发。

http://s14/middle/6148ae53t974a1e5075dd&690&690

  由于是冬天,少了些绿色,多的是岁月沧桑。。。
http://s14/middle/6148ae53t974a1bcd6ddd&690&690
  右上角的公路拐弯处就是我们的停车处,这里是太宁寺村的南水峪,来这里的路上曾经走差过两次。以后来的驴友千万注意哟,行车路线见我的google截图。
http://s13/middle/6148ae53t974a2037401c&690&690
  走着走着,与后面拉开了距离,山鹰最前面,我紧随其后边走边拍。。。
http://s14/middle/6148ae53t974a4f3d1d2d&690&690
  十点多一点儿爬到山鞍部,这里有了些绿色。http://s4/middle/6148ae53t974a1beb3ed3&690&690

  趁等后面队友的时间我爬上了积翠屏的峰顶,小路曲折,感觉很爽。。。
http://s4/middle/6148ae53t974a4c0fb7a3&690&690
  由于我们是初次来此,不知道前面怎么走,我趁机走远了些,招来一些人另类的眼光,俺是强驴,俺不怕,呵呵。。。照片上隐约可见我们的车队。
http://s4/middle/6148ae53t974a268a2b23&690&690
  西面山顶的信号架若隐若现,后面来人说我们的目标是这山峰南面不起眼的插旗处,那里有点矮,在我镜头里丢失了目标。
http://s4/middle/6148ae53t974a238c6133&690&690
  从鞍部西下后继续攀行,这道沟里草长林密,小路上满是落叶。半路分叉处又耽误了些时间,趁机和伙伴们吃了点东西。
http://s14/middle/6148ae53t974a6892bf7d&690&690
  我的新加入的同事更是猛,沿着左边陡峭的哪条道闯了上去,保定的驴友说走右边较缓的路,我让大部队跟着他们前行,自己要了部手台爬陡坡去追同事,万一走散起码我知道大部队的方向,可以向他们靠拢。歪打正着,我走的这条路是捷径,很快就见到了山顶的红旗。后面又来了帮驴友,我大声的呼喊挥杖,向我靠拢,呵呵。。。
http://s10/middle/6148ae53t758770ad3a69&690&690
  11时我第一个冲上顶峰,感觉棒极了,忙着拍照,这是我们的走过的路。。。
http://s7/middle/6148ae53t758770a30dc6&690&690
  南边的山景,听闻云蒙叠翠是易州八景之一。
http://s6/middle/6148ae53t974a65ccf3e5&690&690

  正南边的山沟底下好象有个小水库,20分钟后,后面的队伍才跟了上来,大伙合影喽。午饭就在这山顶西北的小路上挤着吃的,是朋友们最爱吃的麻辣烫,不时有驴友从身边走过。保定的大部队去了再西边的一个小庙处,我们是馋得拔不动腿了,2点左右他们回来时我们还边吃边喝呢,哈哈。。。http://s5/middle/6148ae53t974a51bec9c4&690&690
  二点半来到双塔庵双塔附近,初时仅见北塔,南塔哪里去了?

http://s15/middle/6148ae53t974a51aa1d0e&690&690

  清西陵双塔庵双塔又称太宁寺双塔,始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位于易县西陵乡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处的云蒙山的半山腰积翠屏下,处在清西陵保护区内,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2/middle/6148ae53t974a5c09224b&690&690

  双塔庵,因双塔而名,现僧房、佛殿已毁,仅存双塔。
http://s9/middle/6148ae53t974a5a9f94b8&690&690
  双塔庵北塔(又称东塔)高17.4米,建筑面积25.77平方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双檐斗拱。塔基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每角置力士像,每面由间柱分为两段,雕有祥云、蜗牛、蝌蚪、金鱼等图像。第一层檐下为砖雕斗拱,椽飞承托檐头,上盖瓦垄,由第二层起,以上每层叠涩四级托檐,上盖瓦垄,木质角梁。塔身由第一层至第十三层的宽度变化不大,整个塔成上下基本等宽的立柱,看上去古朴厚重。

http://s3/middle/6148ae53t75876ee1e4b2&690&690

  双塔庵南塔(又称西塔),距北塔约30米处,三面环崖,只有一陡峭的栈道可通其上,地势险峻,塔高15.8米,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平面六角,高三级。台基为砖砌,束腰每角又相对飞天,背面辟门,侧面行置砖雕盘龙碑首及直棂假窗,每面檐下饰如意头,束腰上置双抄斗拱。塔身出檐三层,上承塔刹,相轮十三层承托仰莲、宝光。与北塔相比,南塔则显得灵巧轻盈。

http://s6/middle/6148ae53t974a56df1f45&690&690

  北塔分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座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每角置一力士像,每面分为两块 ,雕有祥云、蝎牛、蚯蚓、金鱼等图案。束腰之上为砖雕斗拱承托勾栏,勾栏也雕刻各种图案,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内有方形天宫,覆斗顶;正面两侧的斜面上各砖雕一菱形棂条的窗户。每角处均有一砖雕七层小塔,之上为砖雕五踩斗拱承托砖雕檐椽、飞椽等檐部,椽面为筒瓦捉节,角梁为木质,端部置禽兽、风铎。第二层以上檐部均为砖叠涩而承托檐部,各层檐均挂瓦置等。塔刹为二层仰莲承托宝光。

http://s12/middle/6148ae53t974a6086297b&690&690

  北塔旁的明万历“大明重修双塔碑记”
http://s6/middle/6148ae53t75876feb1445&690&690
   从南塔处下山,路特陡,下面不远处有泉水可饮用。。。

http://s4/middle/49cde67at980b6e8967a3&690
  这是网友cnljj2005从双塔北面的山梁上拍的全景照片,他没有我们幸运,能近距离的接触双塔。我们是从左上角的小路来到双塔的,然后沿南塔南边下的山,左下沿小路边的水池有泉水可享用哟。

http://s13/middle/6148ae53t974a5ecc89ec&690&690
  太宁寺村附近原是佛教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过去曾建有永宁寺、静觉寺、云上寺、双塔庵等寺院,并建有五座宝塔,现在寺院均已无存,宝塔也只剩下了山上这南、北两座。

http://s8/middle/6148ae53g9759a28aea47&690&690

  三点半回到停车处,惊闻双塔北的云蒙山景区有个北天门(又说海拔1125米?),与南边蚕姑坨的南天门相映成趣,下次争取去景区哟。。这是我们此行的行走路线。

http://s7/middle/49cde67at980bb5b9d32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