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2021-05-21 08:10:29)
标签:

川西

旅游

分类: 旅游

    甘肃文县历史悠久,有三国古战场遗址、邓艾偷渡阴平凿山修造的古栈道、忽必烈之子阔端攻陷文州后焚毁的古代城廊、朱元璋本征伐蜀连连攻破的临江关、火烧关、柴门关、玉垒关、悬马关等五大雄关......还有很多的古迹遗址不被人们熟知。今天(2021年3月19日),让我们走进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的玉垒关”。

 玉垒关,是文县以东的雄关要塞,其险峻之状与四川剑门关齐名。古称“秦陇咽喉”。

 玉垒关,崖陡,水急,路绝,人马难渡,势极限恶。悬崖上栈道为径,江流上木桥通津,古人称之谓“绝壁重流力挽坂,西巡第一此程难”。宋代杨栖惊呼玉垒关栈道之险峻:“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玉枕为玉垒关驿,建有安静堂、得要堂。其堂其亭,半为江流,半是险壁,宛若虚幻之中。宋代吕凝之《安静堂》诗云:“峡不秋空一线青,万山深处见官厅;此堂空虚无余物,四周齐开碧玉屏。”极尽雄关之险峻和壮丽。

 三国时,阴平古桥立于玉垒关白水江两崖之间。邓艾伐蜀,败姜维于阴平玉垒关桥头。姜维弃玉垒关,退保剑阁。

 白龙江与白水江交汇处一公里的老玉垒乡(现玉垒坪前),古有阴平桥,为铁链式吊桥,是通往蜀道咽喉。三国魏将伐蜀以后桥址多次变迁,明朝末年(1643年)被匪寇焚毁,清朝康熙辛已年(1702年)复建木桥,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玉垒关木桥,多次维修其桥雄姿姿,堪为一景,称之为秦蜀咽喉。1949年12月,国民党部队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将桥焚毁,后遗址淹于碧口库区。

 1975年碧口水库蓄水,公路改线于北岸,迁设轮机渡口于关头坝。每年五至十月碧口电厂防汛泄洪,库内水位下降,拖轮停渡,过往旅客行人只能乘小船过江攀崖上公路,叫苦不迭。玉垒关公路吊桥始建于1985年5月,1988年9月18建成通车,历时3年多,也称关头坝大桥,是一座加劲式桁架双链式汽车吊桥,总投资870多万元,全长212米,净跨180米,桥面宽7.5米,自重1000吨,可供20吨重型汽车双向行驶,在国内同类桥梁中是第三座,恰似一条钢铁长龙腾空飞舞,使天堑变通途,对改善文县交通状况、促进外贸出口、旅游起着重大作用。境内的玉垒坪铁索桥,也是白龙江上最大的铁索桥之一。

 历史岁月走过千年风雨,当年古战场遗迹历历在目。玉垒关雄姿依旧,然而景象不可同日而语:彩虹般的关头坝大桥横跨白龙江上,百里库区碧波荡漾、渔帆点点,秀峰翠玲上铁塔高耸、银线凌空,使村村寨寨成为银河的世界。眼观胜景,你会发出由衷的感叹:玉垒关,走过多少征战的岁月,终于迎来太平盛世。

 

    现在,玉垒关已成为南来北往游客的驻足之地,在这里歇歇脚,感受玉垒关的历史战场,欣赏两江交汇的美丽景色。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文县五大雄关之一“玉垒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