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2025-09-30 14:36:12)
标签:

登封

观星台

元代

郭守敬

国一

分类: 绿色激情
河南登封真是一个中原的文化宝库,国宝众多,可惜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嵩山少林寺。期待很久,终于在3月15日这个周末,我们六人小分队4人先行开到郑州,2人下班后晚上动车到郑州回合,周六一早国宝第一站--登封告成镇观星台。当年武则天在嵩山封“中岳”的时候,曾经有过“大功告成”的感慨,告成镇的名字由此而来。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这个位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是国一,相传这片古老的科学圣地,最初创建于西周时期。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先人观天的旧址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到1280年主持建造,距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是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建筑。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照壁是位于观星台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站在屋脊上的应该是狻猊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鳌鱼吐水的脊兽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人面的瓦当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照壁建于清乾隆年间,硬山式屋顶。其中一面嵌有清代知县施奕簪撰写的“千古中传”青石匾额。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古老的建筑自带一份古朴庄重,我们一到早来到这里,更是深深感受到这份历史的厚重。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硬山顶的山门,也是清代的,门前有两根青石明柱,刻有:“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过的碎石道路也是清代遗存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回望照壁,千古中传四个字熠熠生辉。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清代的抱鼓石在晨光中默默静守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明代书法家郑大原行书碑文: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碑,描述了元圣(周公)当年在此测影观星的所见所闻所思。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天地之中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看到周公测影台也是小小的震撼,台呈上小下大,梯形锥体之态。建于唐代开元十一年(723年),是唐代天文学家南宫说奉诏在周公旦当年测影旧址上仿制而成,缅怀周公旦的卓越功绩。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整个台由青石制成,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其功能包括测影、观星和计时,与周公制礼的历法活动直接相关。
3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在古代用这个石柱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或计年。每当正午时分,测影台产生的日影会投射于地面上。当日影与石圭北边沿相齐,地面上没有影子的时候,即为夏至时分。
石柱顶端设有柱帽,可依稀辨出其为悬山式的造型,带有唐代的建筑风格。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测景台后面就是周公祠。为硬山顶建筑,始建于明代,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筑的前方建有卷棚,里面供奉着周公像。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门口有一堆铁盒子垒在一起,看了介绍原来是模仿宋代沈括的浮漏,也是一种计时器。了解了一下原理,总之好复杂,只能说我们古人太聪明了,在不断的改进中浮漏的误差每昼夜可以小于20秒,这种计时精度至少在惠更斯发明摆钟以前是无与伦比的,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乃至此后六百年间,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计时仪器了!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中周公祠的台阶上,我们竟然发现了冬至字样的两个字。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仔细看去台上还镌刻着一副对联: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这是1944年侵华日军进犯郜城,炮击观星台,当时台顶东室倒塌,东壁也中弹数发。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终于看到观星台了。这个建于元至元年间,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地理观测建筑。砖台台体构成圭表,台身呈覆斗形。台的北侧中轴线位置建有从台底直达台顶的竖向凹槽,相当于直立于地面的“表”,台下部的凹槽北面,建有三十六块青石铺成的圭,也就是尺子。阳光会将台顶横梁的影子照射在下方的“尺子”上。古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出太阳影子的长度,为制定准确的历法奠定基础。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因为这里目前还挂着天文博物院的牌子,所以院子里还有一系列各种仪器的模型展示。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这也是一个小型的圭表,立的双龙为“表”,用来产生影的,水平为“圭”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观星台两侧有台阶可以上到顶,不过现在保护文物,只能台下仰视了。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日冕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还有月冕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子午式日冕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看到了一个石碑上有大禹的画像,很亲切,知道这个画像上来自于武梁祠的汉画像。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古老的观星台看上去很普通,却能测定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精确时刻。而且根据测量数据,郭守敬编写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仅差26秒,古人们实在太厉害了。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走进河南登封--观星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