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国宝古建游--霍童古镇

标签:
宁德霍童古镇提线狮子明清古街 |
分类: 绿色激情 |
在福建宁德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霍童古镇,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 “闽东第一秘境”,于是特来探访
。

进村的路上很多遮天蔽日的大榕树



古街入口,几座宗教建筑聚集在一起。分别是文昌阁、华阳宫、功德坊和武圣庙。
功德坊也是清康熙年间的建筑,为纪念当时宁德知县汪大润的功绩而修建,密集的斗拱非常引入注目,真对有点密集恐惧。





坊内的柱子上都有文字,应该是捐赠银钱的人的名字

祈祷子孙昌盛



文昌阁也是清代康熙年间建造,后经6次 维修,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第一洞天。由门楼、奎光阁、后殿组成。

看了石碑,原来这里还是闽东国共第一次和谈的旧址。

石碑上说霍童呈现太极之形胜,文昌阁所建的地方是鱼眼的位置。


奎光阁又叫“司天文阁”,木构建筑,八角二层重檐攒尖顶,远观近看都很玲珑精致,据说珍贵的唐代石碣“霍童洞天”就存于文昌阁中,不过我们没注意到。



后殿门口廊前立有一块“文昌帝君阴骘文”石刻

金老师给拍的照片真不错,很喜欢


古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很有市井气

这是霍童特色的光饼,是用本地茶籽油炭烤,中间留孔可穿绳携带,相传是戚继光抗倭时的军粮。刚出炉的光饼外脆内软,大家驻足品尝。



“瞻仰聚星”陈宅。清末民居,二进三开间。




房间内是“福”文化拓片馆,众多从清、明时期至今的地方官员和文人墨客的寿匾拓片挂满四壁。

民国的石刻:五福


清代石刻:福草是朱草的别名,是一种红色的草

清代石刻:福禄

明代石刻,福禄寿三星

清代砖刻,福绥安康,岁岁长乐


进村的路上很多遮天蔽日的大榕树



古街入口,几座宗教建筑聚集在一起。分别是文昌阁、华阳宫、功德坊和武圣庙。

功德坊也是清康熙年间的建筑,为纪念当时宁德知县汪大润的功绩而修建,密集的斗拱非常引入注目,真对有点密集恐惧。





坊内的柱子上都有文字,应该是捐赠银钱的人的名字

祈祷子孙昌盛



文昌阁也是清代康熙年间建造,后经6次 维修,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第一洞天。由门楼、奎光阁、后殿组成。

看了石碑,原来这里还是闽东国共第一次和谈的旧址。

石碑上说霍童呈现太极之形胜,文昌阁所建的地方是鱼眼的位置。


奎光阁又叫“司天文阁”,木构建筑,八角二层重檐攒尖顶,远观近看都很玲珑精致,据说珍贵的唐代石碣“霍童洞天”就存于文昌阁中,不过我们没注意到。



后殿门口廊前立有一块“文昌帝君阴骘文”石刻


金老师给拍的照片真不错,很喜欢

门楼两个门上分别写着“文经”“武纬”,两边楹联:十二都兴文之地,第一重登阁之门。寓意这里是莘莘学子们的朝圣之地。

奎光阁的屋顶上一个太极图

屋内的窗上都是各类儒学名言,有朱熹的“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王通的“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街口看到了提线小狮子,霍童线狮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通过丝线控制舞狮,可以做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和表情,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表演,于是兴致盎然的买了一个小狮子回家。
穿过功德坊,就是明清古街。古街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全长1700米,现保存有64座古建筑。

屋内的窗上都是各类儒学名言,有朱熹的“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王通的“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街口看到了提线小狮子,霍童线狮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通过丝线控制舞狮,可以做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和表情,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表演,于是兴致盎然的买了一个小狮子回家。

穿过功德坊,就是明清古街。古街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全长1700米,现保存有64座古建筑。

古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很有市井气

这是霍童特色的光饼,是用本地茶籽油炭烤,中间留孔可穿绳携带,相传是戚继光抗倭时的军粮。刚出炉的光饼外脆内软,大家驻足品尝。




“瞻仰聚星”陈宅。清末民居,二进三开间。





房间内是“福”文化拓片馆,众多从清、明时期至今的地方官员和文人墨客的寿匾拓片挂满四壁。

民国的石刻:五福


清代石刻:福草是朱草的别名,是一种红色的草

清代石刻:福禄

明代石刻,福禄寿三星

清代砖刻,福绥安康,岁岁长乐
前一篇:福建国宝古建游--神奇显应宫
后一篇:福建国宝古建游--林公忠平王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