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2025-08-01 19:25:14)
标签:

济宁嘉祥

武氏祠

武梁祠

国宝一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分类: 博物馆记
知道武氏祠好像是在2023年12月在清华艺博的展览上看到的武氏祠拓片,于是记住了这个与“三孔”“故宫”地位相当,同属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秋季山东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济宁嘉祥的武氏祠。这里不仅是个博物馆,更像一个研究机构。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来的时候做了功课,特别观看了山东电视台的四集纪录片《武梁祠》,于是真的是满怀期待。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后来清乾隆时的黄易等人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现在济宁博物馆新馆)外,其余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武氏祠堂”。
门口看到黄易的石像,很是感怀。黄易发现武梁祠后,就地买了10亩地建房子,把所发现的这些石刻,编号后原位置给保护起来了。现在我们看到院墙以内的大约10亩地,就是当时黄易出资购买的这10亩地。所以把黄易的像放在这里真好,大家都应该记住他,幸亏有了黄易这些热爱金石之人的保护,才能让现在的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留存1800多年的宝贝。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博物馆
就二个展厅,第一个展厅里是汉阙和石狮子,第二个展厅是汉画像。运气很好的遇到了一个专家正在给客人讲解,蹭听了不少。简单的说武氏祠是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刻建筑构件,但内容广泛、雕刻精湛,是汉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武氏家族累世为官,官至千石。
武梁祠是武氏墓群石刻中唯一较为完整复原的祠堂,是为武氏家族成员之一武梁(78-151年)而建。国家已经拨款建新馆了,可是我却觉得来得真是时候,喜欢这样的简单,形式是次要,内容实在是精彩。后来知道原来这个专家竟然是馆长,真是太有福气了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上面这个房间不得了的是保存着三个中国之最:一对石狮子,是目前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雕刻成型且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石狮子;两块汉碑,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汉碑;还有一个是目前保存在中华大地上最为完整的一组石质结构的子母双阙。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馆长介绍说,
狮子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传入中国,其中武氏族家族的武荣曾经做过执金吾丞的官职,是负责守卫宫殿的,应该在宫里见过狮子,所以他回老家建造自己墓地的时候,画下图来,让石刻工匠比着刻出来的,所以有人感觉像老虎,但阙上明确记载是狮子。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看看这爪子,孔武有力。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碑是两块圭形碑,一块上面能看到一个“武”字,另外一个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每一块上面都有一个碑穿。汉以后的碑就都没有了。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这是一对子母阙,中国的大地上汉阙已经不多,后来还专门去登封看了三阙,还有四川高颐阙等都是以后准备去看的。整个阙分为阙身、阙斗和基座部分,刻有仙人、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车骑人物等各种图案40余幅。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这对石阙是武氏家族墓的大门,首先看到是石狮子,然后是石阙、神道等。阙上第一层以车骑为主题,描绘了古代车骑出行的场景。第二层是孔子与项橐的故事图;第三层以铺首衔环为图案,最后一层的铭文非常小,介绍了石刻刻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记述了造阙时间、耗资情况及用石工等内容。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一对神兽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汉代的艺术家们雕工极为精湛,这些动物或飞奔,或回头,真的是栩栩如生。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朱雀和玄武非常清楚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感觉一匹驯化的马,另一个是翘首飞奔的鹿,怎么能刻画的那么神采飞扬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关于几座祠堂一直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武梁祠属武梁没问题,前石室属武荣也大概无疑。左石室因无榜题,较不易确定,不过可能属武开明,另一座祠堂则可能属武斑。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第二展厅全部都是汉画像了。
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许多画面,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图案,联合国水利馆中的大禹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伏羲女娲像、历史教科书中的《荆轲 秦王》等图像均取武氏墓群石刻馆。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最上面的是东王公,还有他旁边的那些侍者,这就是代表了神仙世界。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下面就是人间了,中间是一幅《庖厨图》和《楼阁拜谒图》,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车马出行图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汉画像石感觉就是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上面都有文字标注,比如这个能清楚看到这个人是齐 王,应该是《钟离春说齐王》的故事。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画像都在玻璃里,
对应的拓片可以拉下来看,伏羲女娲手持规与矩,寓意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质朴哲理。头戴斗笠、手持耜、身着短布衣是大禹。画面末尾的夏JIE以侍女为座驾,辨识度很高。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这是石像了。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DIWANG图是第一层,接下来是孝子故事,第三层的人物故事,最下边的一层就是《车马出行图》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孝题材故事中的丁兰故事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管仲与小白的故事也是特别常见的一个题材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玻璃反光,拍照效果不好。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桥上桥下激烈的画面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孝题材的故事,左边是老莱子娱亲的故事,右边是韩柏榆的故事,不过柏榆刻成了伯游,榆母杵着拐杖问柏榆为什么那么伤心。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第一层是是风云之神出行图,第二层是雷神出行,第三层是云纹,第四层是北斗星君出行。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第一层是西王母和神话故事,第二层是孔门弟子,第三层是车骑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西王母身边有很多动物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这也是泗水捞鼎吗,看到绳子断了的瞬间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第一层是管仲
与小白的故事,第二层是荆轲与秦王的故事,第三层是伏羲女娲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二桃与三士的故事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上面案上是二个桃子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孔子见老子图。老子面向右,手拄一拐棍,孔子面向左,大袖筒中伸出两只鸟头。孔子和老子之间有一儿童应是项橐。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周公辅成王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第一层是孝子故事
,第二层是赵氏GUER的故事,第三层是周公辅CHENG王,第四层是车骑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车马出行图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武梁祠中的石刻画像,
被誉为錾刻在石头上的“史记”,我却觉得它们都是一群会说话的石头,用最简单的图画讲述了天地、人、神各种丰富的历史故事,不愧是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让我们震撼不已,这就是国宝的无限魅力!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走进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