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2025-02-18 19:31:06)
标签:

平顶山博物馆

低调

古应国

青铜器

汝瓷

分类: 博物馆记
河南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平顶山博物馆,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博物馆行列最年轻的一级博物馆,它的墙体由抽象的竹简构成,这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书的竹简。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里在西周时为应国封地,所以“应国印象”展厅是整个展区的重中之重,展品以应国墓地出土文物为主,“应”与“鹰”通假,所以平顶山也有一个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别称——鹰城。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灰陶小口尖底瓶,印象中这样的尖底瓶是打水用的。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西周武王姬发将他的四子姬达封为应候,从而建立了应国,这个国家历经350余年的沧桑,最终被楚国所灭亡。至到1979年先后在这里发掘出数百座墓葬,其中包括应国国君、夫人墓十几座,出土文物一万余件。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件白玉线雕鹰是新疆的和田玉,俏色精雕,精美无比。经专家考证墓主人是一位应国国君,这只玉鹰是他的随身佩玉。所以玉鹰也成为平顶山的市徽标志和精神象征。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看到这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真是诧异了,这件国博的镇馆宝贝原来是平顶山汝州出土的。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缸,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表现力极其丰富,这是咱们6000多年前的老祖宗们留下的。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在周礼中,天子享用九鼎八簋,大国诸侯七鼎六簋,小国诸侯或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根据这一制度,应国的国君作为小国诸侯,理论上应使用五鼎四簋,但在应国墓地中多个应侯墓中都使用了五鼎六簋,这表明应侯的级别高于卿大夫和一般诸侯。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特别喜欢看西周青铜器上的各种纹路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组合型的兽面具,祭祀用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青铜人面具眉目和发丝极为精细,可以系于人面部或固定于某一位置,作为巫舞的道具或崇拜的神像。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当时共出土了八件青铜面饰,其表面均仿人面部。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人面铜马具,原件在河南博物院。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盘龙钮带盖铜盉:这件西周酒器因盖钮呈一昂首盘旋卧龙而得名,也是应国墓出土。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邓公簋,西周青铜器,一级文物,为应国贵族所用食器,是西周应国与邓国联姻的实物见证。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应姚铜簋,西周晚期,器物盖底有四行31字铭文,释文为:唯七月丁亥应姚乍叔诰父尊簋叔诰父其用赐眉寿永命子子孙孙永宝享用。应姚是应国王后,儿子继位时年龄太小,于是开启两次妇人执政的局面,避免了国家动荡和外地入侵。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件鸭形青铜盉,后面的盖子上站着一个小人,真是高级。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件青铜器纹饰相当漂亮,好像是复制品。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西周时期的配饰,都是珊瑚和玉管,在山西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也见到不少。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玉蝉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玉鱼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枚错金鸟书戈非常罕见,戈上有清晰的错金鸟虫书铭文六字:“应侯闭作甫戈”,大意是应侯“闭”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戈。鸟虫书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笔画蜿蜒盘曲好像一只小鸟,最初起源于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应用到青铜器的铭文书写中。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马车的构件太多了,总是记不住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门口正好还有一个古代的捶丸展览,真是开眼,古代的足球竟然那么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捶丸是古代一种击球入窝式体育运动,源自唐代马球和步打球,兴盛于宋元时期,至清代衰落。“捶丸运动”及“陶瓷捶丸烧制技艺”现在是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束腰垂鳞纹升鼎,这件一级文物出土于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许国国君许公宁墓,是春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合璧佳作。折沿表面及耳内外侧饰蟠螭纹,口沿部攀附六只形制相同的龙形怪兽,鼎身饰满蟠螭纹与垂鳞纹。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带有血槽的楚国青铜剑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青铜鼎,盖子上面还有几个小兽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带隔铜方甗,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流行于商至汉代,相当于现代的蒸锅。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多戈戟及鐏,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戟一方面可作为仪仗兵器,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军中制式武器。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一系列春秋跽坐铜人,共出土了形制相同的12件。这里铜人的造型运用写实与夸张的艺术手法,诙谐拙朴。铜人与编磬同出,可能作悬挂编磬之用。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青铜敦,是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也作为礼器使用。器身饰有细密、多层规律蟠虺纹。敦的盖子打开后倒置,也可盛放食物,器盖的三个环形小耳正好形成三角支撑点,使其可以稳稳地安放在案几上。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刀币和布币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曾仲姬带盖铜尊缶,是战国早期青铜酒水器,器身一侧有6字铭文:曾(仲)姬止(之)尊缶。盖子还是子母扣,严丝合缝。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罗子戊带盖铜链壶,是战国青铜酒器和水器,颈部以顺时针方向有铭文二周49字:“佳正六月省/吉日佳庚/罗子戊择其吉金/自作壶/以祭以/观罪恭政/敬事楚王/永保用之/万寿無疆/百岁之外/以止大行”。铜壶造型美观,纹饰精美,大气尊贵。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盆底有两条鱼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这个展柜就是一个小型的动物园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陶瓷也是平顶山博物馆的中的优势之一。其中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是平顶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5件,上海博物馆8件等,看到克利夫兰博物馆有一件,的确,我们曾经看到过它。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小小的平顶山相当低调,其中有3家国际知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出土或者生产于平顶山的陶瓷类文物,分别是国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汝窑水仙盆、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汝窑天蓝刻花釉鹅颈瓶。平顶山博物馆值得专程来一趟。

河南平顶山博物馆--神奇的古应国、汝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