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2025-01-03 20:10:04)
标签:

上海博物馆东馆

邂逅三星堆

青铜器馆

分类: 博物馆记
五一请了年假,准备去美国看女儿,从上海飞的好处是可以提前一天到上海抽空看展览。幸运的提前预约到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于是有幸看到了这星耀中国的三星堆展览。话说整个展览真是人山人海,我挤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贪婪的欣赏着这些奇世珍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太阳形器,这是86年三星堆出土的,曾经在三星堆博物馆见过,好亲切的又见面了。有人认为这是“车轮”,更多的观点认为它应当是“太阳形器”,是常设在古蜀国神庙中的神器,或用于祭祀仪式,钉挂在某种物体之上,作为太阳的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人鸟,七号祭祀坑出土。东海之诸中有神,人面鸟首……名曰禺。——《山海经·大荒东经》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特别古老的太阳神人石刻像,城背溪文化(公元前6500年~前5000年),1998年湖北秭归县东门头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鸟人像,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2021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七号祭祀坑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神树枝干,神树上的挂饰主要有鸟、花朵、羽翅、叶、贝等形状。有网友戏称这是东方圣诞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神树,商代晚期,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这件展品是件半成品,尚未完全修复。全器曾被砸击、火烧,树座被砸破变形,均残断。因出土器件不全,无法拼接复原。最完整的底座上有一跪坐人像。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兽首冠青铜人像,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冠具有身份地位的标识。这尊人像最奇特的就是头顶的兽首冠。兽首冠作昂扬取势,兽口宽扁,口部两侧各饰一太阳纹。冠两侧为兽眼,冠顶中部铸一劲拔的兽鼻,冠顶后部两侧铸呈外展开张之势的兽耳。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兽面具,七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在长江流域地区业多有发现,是固有的一种文化传统。在祭祀仪式中,通过面具赋予巫师与神灵沟通的能力,达到人与神之间的交往。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四拚青铜眼形器,三星堆的青铜眼形器有三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现,至今不知代表着什么。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鸡,三星堆出土的众多神像、神灵大多造型多用夸张、超现实的表现方式居多,而唯有这件青铜鸡可称得上是写实风格的杰作。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虎,八号祭祀坑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人虎纹青铜戈,战国时期的,四川峨眉山市符溪镇出士。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猪鼻龙,八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猪鼻龙整体呈圆柱形,吻部前端较扁平,向前突出,像一个吹风机,但如此庞大,确实叹为观止。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这件金灿灿的面具含金量是85%,不是千足金。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人头像群组有辫发和笄发两种。考古学家推测,辫发的是负责行政事物的贵族,笄发的是神职人员,象征着人权和神权。‍‍‍‍‍‍‍‍‍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竖披发青铜人像非常高大,八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此件赤足青铜人像浓眉大眼大耳,鼻梁高挺,脖子修长。左手握拳,还翘起大拇指。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脑后有五组竖发,尾端向后凸出。身穿无袖紧身短裙,臀部后翘,膝盖弯曲,呈半蹲状。膝盖处有桃形装饰,两小腿外侧饰眼形装饰。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长发青铜跪坐人像,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这个铜人也是第二次见到。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尖帽青铜人像,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这尊双手作揖的小铜人上身着长素,腰间系带,下身穿“百褶”短裙,裙摆盖膝。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高冠立发青铜人像,三号祭祀坑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帽,西汉时期,2017年云南昆明宜良青龙山墓地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蝉纹青铜钺,商代晚期,1980年陕西龙头镇龙头村出土,感觉像个开口笑的小人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玉戈,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大神兽,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虎头龙身像,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头像老虎,耳朵也是老虎的圆耳朵,但有长长的犄角,躯体上扬犹如一条飞龙。前肢撑于器座之上,后肢向上腾空,三个角各有一鸟,前面鸟保存较好,后面的鸟都残断。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神坛(复原件),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神坛可分成3层:青铜神坛底座、青铜神兽和青铜顶坛人像。
第一层青铜神坛底座,共有13个小青铜人像,他们的打扮和动作并不相同,如同“群演”,各有分工。第二层为青铜神兽,神兽的脖子上有麻绳一样的青铜装饰。第三层为青铜顶坛人像,真是好复杂。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神兽,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头顶有一角。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跪坐石人像(中)石蛇(左)石虎(右),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蜀人和巴人是相邻的两个族群,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巴人崇尚白虎,以虎作为族群文化的象征。”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都发现青铜虎、镶嵌绿松石青铜虎形饰等器物,反映了巴蜀两个族群的交融。在金沙遗址祭祀区还发现有用于献祭的石人像和石虎。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蛇,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成后,再铆嵌连接成形。蛇体形硕大,颇具写实风格。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青铜连枝灯,东汉(公元25年—220年),贵州兴仁县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展厅最后的展柜中陈列着传说中的网红---“东汉摇钱树”,这并不是三星堆出土文物。它来自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在此陈列只是说明或许是三星堆神树的延续,是人间通往神界的阶梯。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明月皎皎,星汉超迢。三星堆的神奇让华夏文明绚丽多姿,让现代的我们无比好奇并尊崇古人们灿若星河的文明。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时间有限,匆匆看了点青铜器展。只能慨叹上博的青铜真正是顶级的奢华。
父乙觥,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成语“觥筹交错”就来源于这器物。懵懂的小兽极为精致,身披的金黄才是真正青铜的色彩吧。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鄂叔簋,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盛饭食器,座下有一个小铃铛,稍有晃动即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至今保存完好。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镶嵌十字纹方钺,夏晚期(公元前18世纪一前16世纪),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的青铜钺,真是权威的仪仗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兽面纹斝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乳钉纹管流爵,夏晚期(公元前18世纪一前16世纪)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巫赛方罍,和噩国的方罍有点类似,兽面纹非常夸张。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兽面纹青铜卣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魯侯尊,西周康王 (公元前11世纪中叶)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造型独特,素面无纹,非常简洁,也非常罕见。鲁侯尊腹内铸有铭文22字,记载了周王命令明公派遣三族征伐东国,驻军后为赏鲁侯大功,作器记事,因此得名。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德鼎,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陈翔九 汪敬之先生捐赠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精致的大克鼎,与首都博物馆的大盂鼎和台北的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鼎内铸有28行290字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龙形磬,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一前11世纪初)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象首兽纹钺,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类似少数民族方国的权杖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龙耳尊,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纪上半叶)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仲义父罍,西周中晚期(公元前11世纪末一前771年),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家村出士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芮伯壶,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一前771年)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子仲姜盘,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一前7世纪上半叶),叶肇夫先生捐赠。是齐国公主子仲姜出嫁时的嫁妆。盘内铸有铭文32字,记载了这件事。青铜盘是盛水盥器,盘内装饰有各种水生生物的浮雕和立雕,注水后能作360度旋转,与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晋公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齐侯匜,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一前771年),顾榴先生 沈同樾女士等捐赠,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件西周时期青铜匜。里面铸有铭文22字,大意是齐侯为夫人虢君的长女良女制作这件宝匜,并祈求子孙永宝用之。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晋侯苏钟,西周厉王(公元前9世纪中叶),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士,全套16件,分为两组,分别存放在上海博物馆(14件)和山西博物院(2件)。钟上有355字铭文,详细记录了西周晋侯征伐东夷的一场战争。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春秋牺尊,晋国青铜器,来自于山西浑源。著名的“浑源彝器”代表作,尊上有三孔,中间盛酒,两边加热水温酒,是目前唯一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的青铜酒器。1948年在上海海关从卢芹斋手中截获。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两枚青铜剑:吴王光剑和越王州句剑,其中吴王光剑是吴王阖闾所用,传世五件中最长的一件,境内还有两件分别存放在国博和安徽。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商鞅方升,商鞅变法的唯一实物例证,国内现存最早的计量器具,证明了“统一度量衡”的历史性事件。
邂逅三星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个特展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来自于老馆长马承源先生和许多国宝捐赠者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上博的青铜器馆无愧于“小国博”之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