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2024-12-30 19:45:03)
标签:

武汉博物馆

万历惟日与月展览

长沙窑瓷器精品展

分类: 博物馆记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我们赶到武汉万松园雪松路美食街过早,体验了武汉的早点美食,省博肯定是预约不上了,在武汉市博物馆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中,选择了就近的武汉市博物馆。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这里真正展出《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120余件来自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随葬器物让我们大饱眼福。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万历皇帝出行的《出警图》、《入跸图》是出入口的指示标志。《出警图》绘皇帝骑马,由陆路出京,《入跸图》画皇帝坐船,走水路还宫。这两幅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所以策展人把它放在出入口,真的别致用心。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定陵是明代十三陵之一,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和其皇后的陵墓。文物出土种类多样,涵盖了明代皇室日常生活和丧葬礼制,精美华丽,代表着明代中后期的最高工艺水平。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青花梅瓶,瓶身上部和下部饰变形莲瓣纹,中部绘二升龙及缠枝番莲纹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黄地紫彩人物花卉纹出戟尊,腹部两侧是官员出行图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银提梁水罐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又看到了明代帝陵的演变过程图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镶宝石的金枕顶,金枕顶是枕头两边的方形装饰,内錾刻浮雕变形蕃莲如意纹。中间及四周镶宝石,周围嵌着珍珠。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两面都有字的金锭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玉骨纹圭,圭的两面均雕有阳纹谷纹,下部有织金罗套,没有拍清楚。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银锭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金光闪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龙凤纹唾盂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银鎏金带盖玉壶春瓶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云龙纹漱盂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錾云龙纹简形盒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寿山福海云龙纹圆盒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珠宝金托雕花双耳玉杯,感觉和广州南越王博物馆见到的一个玉杯有点类似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这个金盏真是低调的奢华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花蝶匙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各种金器饰品伴以玉雕和宝石镶嵌,流光溢彩,件件美不胜收。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錾龙凤纹瓶鎏金香盒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定陵共出土四顶皇后凤冠,这首其中孝端皇后的“六龙三凤冠”,原件在国博,这是复制品。国博的九龙九凤冠的冰箱贴还是让朋友排队好不容易买的,很是喜欢。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六条龙由金丝编织而成,三只凤以点翠工艺制成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无数的宝石、珍珠、金箔和精湛的工艺成就的作品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皇后的首饰盒里,每一件都是极品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珠宝玉雕花蝶金簪,蝶形、花形、蝉形的金托,中间嵌着宝石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珠宝龟形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累丝嵌珠宝佛塔式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宝石白玉万字双兔如意纹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掐丝人物嵌宝石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单股为簪,双股为金钗,有垂珠坠饰的是步摇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透雕凤纹青白云饰件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霞帔坠,桃形器身两侧镂刻二龙戏珠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珠宝花蝶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宝石白玉佛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玉雕仙翁人物嵌宝石金簪,白玉雕刻的寿星老人没有拍清楚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紫晶兔金簪,小兔子眼镶绿宝石,背部有一金灵芝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嵌红宝石金龟子金簪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寿字纹木托嵌宝石带扣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鎏金嵌宝石方胜形带扣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玛瑙带钩,钩是绵羊回头的造型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三菱形金带饰,上面一颗好大的猫眼石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这件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是万历皇帝生前最奢华的一件龙袍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白缎盘金绣山水人物动物纹飘带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万历卅一年”款铜罗盘是古代堪舆之学的体现,推动了古代航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武汉市博物馆的宝贝之一。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明代的十六任帝王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元代青花独有的晕染感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五彩人物磁盘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瓷盆上的阿拉伯文,也是贸易进出口的见证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湖北有二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一个在省博,一个在市博,腹部主体纹为四个菱形开光,分别绘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陶渊明爱菊。腹下部绘仰覆莲纹和忍冬纹一周。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还赶上了长沙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长沙窑融合南北陶瓷烧造技术,首创瓷器釉下多彩工艺,在“南青北白”的瓷器分布格局中形成了青、白、彩瓷三足鼎立的局面。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长沙窑瓷器曾出口到大约30个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邻国,西亚和非洲北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证明。眼前的白釉褐绿彩壶虽偏暗但不失油润光泽,色彩搭配极为雅致,咱们老祖宗的审美真是无话可说。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武士纹瓷碗很是特别,碗内壁采用刻花手法,绘有两个戴盔甲的武士,瞪目持剑盾作战斗状。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青釉褐绿点彩团花纹壶,彷佛一个个猫爪印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青釉模印贴花人物瓷壶,根据购买者的喜好专门定做外销型产品,所以器型和纹样皆融入域外文化浓郁的伊斯兰元素,西亚人民最爱的椰枣树形象,以及贴花的胡人乐舞情景。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以诗饰瓷’是长沙窑窑工的首创: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小人之浅志,道着,君子之深识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计五文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羊申跪乳之志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花卉纹瓷盘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绿彩条纹扁壶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长沙窑产品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书法、贴花、贴塑为主要特征,尤其是诗文为饰极为浪漫。可惜时间有限,只能先拍下来慢慢欣赏。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所题诗歌以毛笔书写,行、草、楷、隶兼备。内容主要反映商业活动、爱情生活、游子情怀、士子离别等。天地平入水,王道自然开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一别行千里”瓷壶:书曰:“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笔意洒脱随性。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美春酒,妥妥的冠名广告语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欲到求仙所,王母少时间,卜人船上坐,合眼见如来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年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柳上,人拜古坟前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语向天边月。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截止2017年,人们共在长沙窑古瓷器上共找到了130多首古诗,绝大部分为唐诗,而且绝大多数不见于《全唐诗》。一首首读来,可与诗经媲美,都是那么率真的表达,那么真实的共情,仿佛瞬间就能从眼前的器物感受到制作者的心境。

再来湖北--武汉市博物馆的两个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