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2024-11-17 19:27:50)
标签:

广东省博物馆

白斩鸡

兽面纹青铜盉

鎏金腰带

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分类: 博物馆记
广东省博物馆是2024年春节打卡人超级多的一座博物馆,成为最难约的全国博物馆之一,为此我们提前很久才艰难预约到门票。大楼的外观设计理念来源于传统漆盒,不过个人体验观感一般,可能是人太多的缘故吧。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石峡文化中一块很有特色的玉玦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漩涡纹的罐子,古人的审美很在线。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兽面纹青铜盉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国家一级国宝文物。盉是古代温酒的器具,三个足,整个器物确实精美。腹身上突出的饕餮纹,尾巴是大眼的两组夔龙组成。盖子上突出的小龙头别出心裁,龙首长流也非常少见。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错银铜罍出土于肇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能看到中原器型和楚式纹饰的融合。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象型的器物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唐朝开凿大庾岭时候的路碑拓片,大庾岭我去过,所以特意拍了一下。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龙舟竞渡也是广东特色之一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出口的瓷器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陶俑灯座,人物高鼻深目不似中国人,可能是昆仑奴。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黑缎广绣凤纹女衫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南海一号上出土的瓷器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南宋鎏金腰带是1987年第一次试探打捞“南海I号”时出水的文物,又一件一级国宝,制作工艺采用了锤蹀、掐丝、焊接等技法,四股八条金线纺织而成,是一件工艺精湛的金银饰品 ,不过从工艺造型看像少数民族的风格,全国发现的同类腰带仅3件,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文物价值。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鎏金花叶鸟鱼纹窝形铜器,上面雕刻有卷草纹、忍冬纹、鸟、飞凤和莲花纹,充满了西亚风格。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风雨寒暑表式铜座钟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仲尼式古琴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航海望远镜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洋式座钟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银刻花山水人物四季花提篮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玳瑁的扇子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贝雕鹰熊雀鹿纹摆件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西晋的青釉卧羊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唐代长沙窑褐绿釉贴塑壶,感觉是一个跳胡旋舞的胡人形象。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宋代景德镇窑影青褐彩葫芦壶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清代陈鸣远制作的宜兴紫砂象生瓜形茶壶,腹部有“仙家瓜果四时同”字样。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是元代年间瓷器文物,一级国宝,元青花因传世稀少而弥足珍贵,有人物纹饰的较为罕见,也代表着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弥足珍贵,印象中的人物图有南博的萧何夜下追韩信梅瓶和四爱图梅瓶。这里的人物仿佛是携琴访友图。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清代的胭脂红釉罐,胭脂红釉是康熙年间从西洋传入的一种低温彩釉,亦称蔷薇红,玫瑰红,很好看。这件来自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中烧制出来的。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明代的蓝色来自进口的苏麻离青,所以有一种晕染的感觉。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潮州木雕是广东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这是一件清代的菱形馔盒。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清光绪年间的金漆木雕小神龛,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祭祀用具。平时神龛门关闭,祭祀祖先时,打开神龛门,前面放小烛台、馔盒和供果,焚香烧烛,进行拜祭。所以神龛精雕细琢与它作为祭祀用品的实用性有关。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木雕必登花甲建筑构件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木雕的瓜柱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建筑构件的部位太复杂了,拍下来都学习不明白。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金漆木雕大神龛是清代的一件一级国宝,也是目前现存最大的大神龛,题材多样雕饰精美,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品。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黄飞虎反五关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王茂生敬酒神龛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的端砚是四大名砚之一,所以砚台是广东特色的文化产品,有幸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砚台,虽然不是很懂,仅能从砚台的形状和砚台背面铭文,感受到曾经文人心志与风度的流露,也是其自身精神的写照。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千金猴王砚是清朝光绪时期文物,一级国宝,相传是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候得到一方上等石料制作而成,砚堂内的花纹(也称为鱼脑冻)形似猕猴而得名,也被称为中国的砚台之首。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端石东坡笠砚,造型如斗笠。砚侧铭文:东坡笠,龙石手造。砚背铭文:渔隐珍赏。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端石鱼形砚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端石瓜形砚,砚背铭文:昆仑玉瓜瓞绵绵,未洗玉井质仍坚,中有灵液通玄妙,常能濡染成书仙。苍梧野人。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粤西信宜的南玉因屠呦呦送给瑞典国王的礼物而出名,是广东四大本土名玉之一,这设计确实很亮眼。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这些都是南玉制作的,有一番别样的味道。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最后这件白斩鸡是博物馆的网红,是一只用广宁玉雕刻的,关键是鸡皮都雕刻的细腻入微,确实栩栩如生。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阳春孔雀石,孔雀石与广宁玉、信宜玉、台山玉并称为“广东四大玉石”。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博物馆内容涵盖相当多,短短二小时只能粗粗带过,学习只能是一点一滴中慢慢积累的,否则贪多也记不住。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不远处珠江岸边广州塔纤细的小蛮腰摇曳生姿,希望有机会能不在假期人山人海中再次遇见。

走进广州(4)--广东省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