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海瞿昙寺小故宫壁画 |
分类: 博物馆记 |

瞿昙是释迦牟尼的姓,译乔达摩,也是佛的代称。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后来明初四位皇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先后下了7道敕谕不断扩建,1427年历时36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昙寺隆国殿完工。

整个寺院位置绝佳,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是一处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

门前左右两个八字砖雕照壁。



整个格局沿着中轴线,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


第一个院落里是左右对称的两个御碑亭。

回望晨光中的山门,古朴典雅,真正是深山藏宝寺,喜欢的不得了。



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通道,门的上方有一牌匾,上书“金丹济世",是大清通治二年正月,晋州信士弟子孙应选所赐。


地上的花砖彷佛地毯一样,尊贵精美,舍不得踩踏。



殿里有一块万历年间西宁屯兵解梁的李本盛所题“独尊”匾,字体苍劲有力,雄厚端庄,据说这块牌匾已收录于中国名匾录书。


第二院落的瞿昙殿是寺院内最早的建筑,外面是通透的抱厦三间。



从梁柱上的黑体字可以看到抱厦是在清乾隆年间所建。

正中门匾上的"瞿昙寺"三个字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手笔,三个字用纯金的金片对贴而成,是瞿昙寺现今最为珍贵的、价值连城的镇寺之宝。

瞿昙殿内有两幅明代壁画,也许是殿内庄严的氛围,供奉的佛像和壁画都没有拍。

明宣德二年所铸的青铜大钟

门楣上的花窗繁缛高贵,处处彰显着皇家寺院的规格。

寺内有四座白塔,分别位于瞿昙寺殿外四角,也称镇煞佛塔(看趣塔),四塔中,以“度母塔”最为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