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度之旅之--鸠摩罗什寺、雷台汉墓

标签:
鸠摩罗什寺译经雷台汉墓马踏飞燕武威 |
分类: 绿色激情 |
来武威看鸠摩罗什是我的心意,鸠摩罗什是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曾是龟兹王的国师,被吕光抢到了武威,为了纪念大师在这里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修建了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的鸠摩罗什寺。
踏入大门,鸠摩罗什塔就跃入眼帘。鸠摩罗什在武威待了十七、八年,生前发誓:“如所译经典无误,死后焚身舌不烂。”并留下遗嘱,死后将舌头葬于姑臧。409年鸠摩罗什逝世,凉州人民为纪念鸠摩罗什,在姑臧修建了罗什塔,并尊遗愿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

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1927年遭大地震被毁,1934年重修。每层塔檐上都挂着小铃铛,想来风起时,定时叮当作响。


两位大师翻译的心经







明代这里曾成为凉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








作为一个活在千年前的智者,鸠摩罗什创造出了:世界、未来、爱河、大千世界、想入非非、涅槃、昙花一现等跨越时代至今耳熟能详的词汇,《心经》《金刚经》等佛教专著里面的也译文大多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用大师的名字名命鸠摩罗什寺是对大师永久的致敬。

来武威必来的一定是雷台汉墓,因为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就是雷台汉墓出土的。

雷台本是一座长方形的夯土台,是祭祀雷神的场所,但却因为一座汉墓而闻名于天下。雷台广场上的铜奔马

雷台中间的广场上是车马仪仗放大6倍的复制品,展现了汉代高官日常出行巡视的状况。



雷台是祭祀雷神的,上面的建筑是明代,下面的台基是晋代,而最下面还有一个汉墓,可谓是三朝叠加。

千百年来,雷台经历了多次修缮但却没有发现底下的汉墓,直到1969年9月初,武威县村民正在挖防空洞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汉墓虽然被盗掘过,但依然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钱币近3万枚,铜车马仪仗俑99件,原件大都在甘肃省博物馆。

千年汉墓均建于夯土筑成的土台(雷台)下,一共三个,其中1号汉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其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

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1927年遭大地震被毁,1934年重修。每层塔檐上都挂着小铃铛,想来风起时,定时叮当作响。


两位大师翻译的心经







明代这里曾成为凉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








作为一个活在千年前的智者,鸠摩罗什创造出了:世界、未来、爱河、大千世界、想入非非、涅槃、昙花一现等跨越时代至今耳熟能详的词汇,《心经》《金刚经》等佛教专著里面的也译文大多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用大师的名字名命鸠摩罗什寺是对大师永久的致敬。

来武威必来的一定是雷台汉墓,因为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就是雷台汉墓出土的。

雷台本是一座长方形的夯土台,是祭祀雷神的场所,但却因为一座汉墓而闻名于天下。雷台广场上的铜奔马

雷台中间的广场上是车马仪仗放大6倍的复制品,展现了汉代高官日常出行巡视的状况。



雷台是祭祀雷神的,上面的建筑是明代,下面的台基是晋代,而最下面还有一个汉墓,可谓是三朝叠加。

千百年来,雷台经历了多次修缮但却没有发现底下的汉墓,直到1969年9月初,武威县村民正在挖防空洞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汉墓虽然被盗掘过,但依然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钱币近3万枚,铜车马仪仗俑99件,原件大都在甘肃省博物馆。

千年汉墓均建于夯土筑成的土台(雷台)下,一共三个,其中1号汉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其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
前一篇:甘肃深度之旅之--武威博物馆
后一篇:甘肃深度之旅之--凉州会盟白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