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法海寺壁画五绝模式口精美绝伦 |
分类: 博物馆记 |

附近是首钢小区,不少中老年人在这边晨练,一路上人流真不少。

路过四棵古柏环顾的小桥,后来知道这也是法海寺一绝--四柏一孔桥,这是一座微微拱形的小石桥,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就像四大金刚守护着咱们的法海寺。


法海寺内的10铺壁画,包括《祥云图》、《佛众赴会图》、《三大力士图》、《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虽面积不大,但出自技巧娴熟的宫廷画师之手,所以是国内保存的最完好的明代壁画,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壁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所绘内容有佛教世界中的十方佛众、二十诸天、天龙八部、飞天仙女、动物花卉等。

根据要求我们一批提前预约的20个人,把手机和相机寄存好,穿上鞋套,二人一把手电,带着一份深深的仪式感,跟随着讲解员走入了黢黑的大殿。眼睛适应以后,跟随着讲解员的指示和讲解,我们凝神屏气,历时4年8个月画成的四面墙,精美绝伦,沥粉堆金技巧在殿里运用到了极致,当讲解员小姐姐通过手电的光线让我们看到凹凸出来的金色图案,大家都在惊呼,真的是太精彩了,不愧为明代壁画巅峰之美誉。

根据要求我们一批提前预约的20个人,把手机和相机寄存好,穿上鞋套,二人一把手电,带着一份深深的仪式感,跟随着讲解员走入了黢黑的大殿。眼睛适应以后,跟随着讲解员的指示和讲解,我们凝神屏气,历时4年8个月画成的四面墙,精美绝伦,沥粉堆金技巧在殿里运用到了极致,当讲解员小姐姐通过手电的光线让我们看到凹凸出来的金色图案,大家都在惊呼,真的是太精彩了,不愧为明代壁画巅峰之美誉。


出来后还依依不舍,继续在寺内参观,东边的《楞严经幢》上镌刻着宫廷画师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等15人的名字,虽然这只是参与画作的169名画师工匠中的十分之一,却是壁画创作者留名的先例,值得后人敬仰的工匠师傅们。

大雄宝殿之后的药师殿里有壁画的复制品,正好可以拍照了。

这是大雄宝殿内三个造型相同的藻井,是现存明代曼陀罗藻井实物中的精品,也是法海寺五绝之一。可惜这复制品的颜色感觉不对。

各个佛教人物无论是面容、衣饰或是他们的手持之物,都栩栩如生,就像是在宣纸上作的画。

最有名的是佛龛背壁中心的三幅水月菩萨,中间观音菩萨所披的透明纱巾,披纱上的图案是六菱花瓣,每一个花瓣都是由40多根金线组成,这也是我当初在天津博物馆看复制品时最被震惊到的。






这是讲解员小姐姐说到的三个透明之一,花瓶中的珊瑚在底部若隐若现,因为花瓶是透明的。

如钵一般的托盘也是透明的,所以宝瓶能够看的很清楚。

侍女手中的花盆也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花儿的枝叶根须的显现。

这些宝石璎珞正因沥粉堆金的技巧而流光溢彩,高度立体,这些都是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所不具有的,使得这些壁画在历经数百年之后依旧清晰可见,色彩斑斓!

三面的菩萨,右边的是兽头


祥云中的飞天,飘飘欲飞衣襟带风,细细看还是赤足的飞天。


金银花

十二圆觉中的六位圆觉

荷花的各种状态,从含苞、待放、最后到全盛和即将衰败,而最特别的是层层叠染的技法,由浅到深叠晕烘染达到七层之多,使得这些荷花层次丰富,娇艳欲滴。

牡丹图

复制品就是复制品,无法展示真迹的韵味和震撼,不过可以先学习,到殿内再细看就更完美了。

在大雄宝殿东边的祖师殿里是法海寺五绝之一的青铜大钟,高达2米,铸刻精湛,据说古钟的敲击声圆润深沉,声音悠长,“可以声闻数十里”。

青铜大钟是明英宗赐给法海寺的礼物,钟顶为一双蒲牢,龙的九子之一,大钟内外部都铸有汉文、藏文、梵文,紧挨着龙钮的地方铸有20片菩提树叶,每片叶上铸有佛名。



殿里还有很多法海寺的旧物





山下的模式口村是个有渊源的村子,古时是京西古商道上的重要隘口,明清之际,模式口村有高大的围墙环绕,还有驻兵设防。大街东西两段和中间有四座门楼为通行门洞,上为谯楼,有军士把守,目前大街两侧还残留着过街楼石砌墙基和守门的石狮子。

这石狮子好像有点萌哒哒,一定不像守城门的。



从山上下来依旧没有时间好好逛逛小街,希望有机会以后再来看壁画的时候再逛吧。


最后补上我2019年10月19号的经历,不知为何那一天我就是没办法到达法海寺,也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写博客的时候看到朱令逝世的消息,泪目了,人世间太悲苦,佛国的世界里悲悯、慈爱,一路走好!


附:天津博物馆看法海寺壁画金秋的天津--天津博物馆、天津滨海图书馆打卡_ylinda_新浪博客
(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