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四季--休宁状元博物馆

标签:
徽州一府六县休宁县状元博物馆 |
分类: 博物馆记 |
休宁状元博物馆距离屯溪不远,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博物馆建于休宁古县衙遗址上,以海阳钟鼓楼为中心,由状元文化广场、状元阁、海阳书院四部分组成,气派的钟鼓楼始建于1345年,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顺治年间重修的,原为县衙前的樵楼,在古代具有明时辰、报匪警、守楼了望的功能。

通过券门走入,首先看到的是仿古重建的平政堂。


从宋代到清代六百余年间,休宁县本籍和寄籍的状元共有19人,其中文状元17人,武状元2人,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主要展品在平政堂和二层的钟鼓楼里,在这里可以系统的了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和状元的资料。

一进门看到的就是乾隆三十六年的金榜:第一甲第一名 黄轩,江南休宁县人。


独占鳌头的磨具

不知是否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木雕



童试是最初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时间为农历二月。考试合格后才成为秀才,可进入县、府、或中央官办的学府读书。

乡试,也是每三年一次,时间在农历八月,故又成为秋闱,在省里举行。考三场,每场连考三天,考中后就是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这张图可以看到整个明清时代状元产生的流程

会试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也是三年一次,时间在二月,称之为礼闱或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是会元。

最后的就是殿试了,一般在农历三月举行,皇帝亲自在太和殿主持,考试成绩按优良分为三甲,一甲头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共二十名为赐进士出身。


乾隆元年状元金德瑛的墨宝,长达32页,提出摒弃浮华、发奋读书,崇尚俭朴,修身立德的家训。

御赐休宁状元金德瑛的“福”字立轴。

福字匾是状元黄轩陪着乾隆皇帝畅游自己的故居时,高兴之余,御笔挥毫赏赐的“福”字,如今也是“中国状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吴锡龄,字纯甫,是乾隆四十年大金榜状元,中状元后本按照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只可惜第二年便患病去世了。








黄思永是休宁县最后一位“文状元”,既是清朝书法家的代表,也是中国收集整理殷商甲骨文的第一人,更是徽商的典型代表。他以仕入商,贾而好儒,实业报国,是清代兴办债券股票的第一人,与官府合办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民族卷烟企业“北洋烟草公司”,推动了民族卷烟企业的发展。


通过券门走入,首先看到的是仿古重建的平政堂。


从宋代到清代六百余年间,休宁县本籍和寄籍的状元共有19人,其中文状元17人,武状元2人,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主要展品在平政堂和二层的钟鼓楼里,在这里可以系统的了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和状元的资料。

一进门看到的就是乾隆三十六年的金榜:第一甲第一名 黄轩,江南休宁县人。


独占鳌头的磨具

不知是否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木雕



童试是最初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时间为农历二月。考试合格后才成为秀才,可进入县、府、或中央官办的学府读书。

乡试,也是每三年一次,时间在农历八月,故又成为秋闱,在省里举行。考三场,每场连考三天,考中后就是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这张图可以看到整个明清时代状元产生的流程

会试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也是三年一次,时间在二月,称之为礼闱或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是会元。

最后的就是殿试了,一般在农历三月举行,皇帝亲自在太和殿主持,考试成绩按优良分为三甲,一甲头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共二十名为赐进士出身。




乾隆元年状元金德瑛的墨宝,长达32页,提出摒弃浮华、发奋读书,崇尚俭朴,修身立德的家训。

御赐休宁状元金德瑛的“福”字立轴。

福字匾是状元黄轩陪着乾隆皇帝畅游自己的故居时,高兴之余,御笔挥毫赏赐的“福”字,如今也是“中国状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吴锡龄,字纯甫,是乾隆四十年大金榜状元,中状元后本按照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只可惜第二年便患病去世了。








黄思永是休宁县最后一位“文状元”,既是清朝书法家的代表,也是中国收集整理殷商甲骨文的第一人,更是徽商的典型代表。他以仕入商,贾而好儒,实业报国,是清代兴办债券股票的第一人,与官府合办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民族卷烟企业“北洋烟草公司”,推动了民族卷烟企业的发展。



海阳书院在状元阁旁边,原名还古书院,建于明代,曾几易其址,现书院是按照清同治年间的休宁城郭图原貌,于2008年复建的一座徽派建筑,匾额“徽州海阳书院”由季羡林题写。
前一篇:徽州四季--屯溪隆阜老街
后一篇:徽州四季--屯溪花山迷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