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定州、保定二日游--定州博物馆

标签:
千年古城定州定州博物馆小众精彩 |
分类: 博物馆记 |

定州,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和“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从小红书中翻阅了不少,博物馆以汉代和宋代文物为主,开设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等多个主题展览。

汉代定州是中山王的封地,国都为定州(时名为卢奴),共传十七代,其中十四代的陵墓在定州境内。《汉家陵阙》展厅中的精美陶楼、生活用器和青铜器都是汉代中山王族墓(刘胜、刘修、刘焉、刘畅)中出土的,展现了汉代的厚葬之风。汉家陵阙,取自李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鎏金嵌贝瑞兽席镇,汉代是坐在席子上的,多讲究的一对席镇呀

好特别的一条铜蚕,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头部器官刻画精细,说明古代很早就依靠养蚕吐丝做衣物,丝织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备受重视。

古朴的文字“王宫”清晰可见。





十一枝连盏陶灯,东汉时期文物,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先秦时以璧为礼仪,祭祀用玉的制度到汉代仍有延续,考古中发现的汉代玉壁多用于装饰及丧葬,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刘畅墓中出土的镇馆之宝--玉龙螭衔环谷纹璧,上部出廓处镂雕一螭一龙穿行于云雾中,中央顶端有一圆形穿孔以供挂系用,内满饰凸起且排列有序很多整齐排列的小圆点,代表着作物谷子,寓意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



镇馆之宝之--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刘畅墓出土。此件玉座屏玉料呈黄绿色,屏面上主体雕刻有“东王公”像、“西王母”像,左右两侧是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史书上有过很多关于玉座屏的记载,但是直到这件玉座屏出土才看到了第一件实物,也是目前唯一一件玉座屏实。

青玉透雕蟠螭纹韘形佩


定州曾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不仅因为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交通便利,同时境内曲阳盛产优质白色大理石,曲阳石雕名扬天下;另一方面公元前两千多年,五帝之首的尧受封为唐侯,在定州唐河两岸筑唐城。商代为贵族方国,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筑城,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汉代分封诸侯时又设为中山国首府,南北朝时后燕曾定都于此,于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促进了佛教在这片土地上的盛行。

博物馆旁边的开元寺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而在博物馆二楼的窗户是拍塔的最好角度,这功课没白做。






国宝级文物之: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被列入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1969年出土于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净瓶通身有莲花瓣,竹节和菊花作为装饰,肩部塑有龙首高昂, 气势飞扬。有“定瓷之王”的美称,也是现存定瓷文物中体型最大的一个。


不过白色却并非定瓷的唯一色彩,还有黄釉鹦鹉壶等彩色的定窑。


定州博物馆除了汉代中山国的墓葬出土文物外,还有静志寺和静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文物。1969年,是定州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份。5月发现了瘗封于北宋977年的静志寺塔基地宫。12月又发现了北宋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两座地宫总计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宝,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画和极品定瓷,至今已有一千余年。

佛教认为,供养佛舍利如同供养佛本身。

盖形石志




一层套一层,仿若套娃那般

鎏金錾花银碗
,为塔基地宫七重宝函的第四重,上托鎏金錾花银塔,五瓣形花口,錾刻古拙。

鎏金錾花银塔
,为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舍利银塔。塔身正面两扇门,门钉三排,门环上挂一锁,配有钥匙。此银塔为静志寺塔基地宫供奉舍利的第五重葬具,内装蓝白相套的玻璃瓶。


银莲花盖方形玻璃瓶
,为内四重葬具的最内二层,玻璃瓶内装舍利。《唐定州静志寺重葬真身记》铭文中“银塔内有琉璃瓶二,小白大碧,两瓶相盛,水色凝结”,“琉璃瓶二”其中一个指此琉璃瓶。


鎏金錾花银棺

鎏金錾花银棺,棺身前高后低,一侧錾刻龙纹,另一侧錾刻虎纹。

这个石舍利塔很特别 ,塔为石雕楼阁式仿木结构,塔身正面刻佛龛,内浮雕结跏趺坐鎏金佛像,塔刹下部刻菱形的仰莲托四面佛,四面佛表情各异,有喜有怒,还有无语的表情。





在定州博物馆还意外赶上了来自甘肃的丝绸之路特展,东西不多,但也有不少国宝级文物可看,这是北凉的高善穆石造像塔,整个外形呈现罕见的印度覆钵式风格,但塔顶阴刻了北斗七星用来表示塔寺坐北朝南的传统风水观念,可谓中西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