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访古--邺城三台遗址

标签:
临漳邺城遗址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 |
分类: 绿色激情 |
2018年曾经来过一次邯郸,再来邯郸又是三年后了。这次有了两天的行程时间,上午去了念念不忘的邺城考古博物馆,下午来邺城遗址看三台。邺城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三台遗址是指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位于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

遗址位于邯郸市东南40公里处的临漳县,是全国重点文单位。这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陪都)、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国都,也可算是六朝古都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古邺城早已毁于战乱和洪水,现存三台遗址有部分清代遗留的建筑和历代文人的题咏碑刻。

进门就是一尊曹操的塑像,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们从安徽而来,看到很是亲切。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曹操占领邺城后,在这里生活了1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操在这里建下了著名的三台。

如今的三台只剩下金凤台了,漳河1500多年来发了很多次洪水,曾经辉煌的铜雀台和冰井台早已湮没在漳河的黄沙之下。眼前的这幢古韵悠悠的高台是清顺治年间修建的文昌阁,据今350年的历史。同游的游客是来自周边邢台的一群老人,大声朗诵着三台胜境两边的这副对联。


门口的螭龙被抚摸得光滑透亮,依旧虎虎生威,颇有气势。


还有一座重约2000斤的明代铁制洗浴盆。

一对北朝时期的建筑构件--柱础,隐约可见一个衔环小动物,尾巴一左一右的甩着,呆萌可爱。


眼前的这个石碑是元代时刻“洞清观碑”,碑额雕刻六龙盘结,古朴豪放,有较高艺术价值。

上面的字迹还很清晰,据说这是丘处机带领弟子在金凤台创建洞清观的事情。

还有二块雕刻很奇怪,好像是道教的道符一般。


遗址位于邯郸市东南40公里处的临漳县,是全国重点文单位。这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陪都)、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国都,也可算是六朝古都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古邺城早已毁于战乱和洪水,现存三台遗址有部分清代遗留的建筑和历代文人的题咏碑刻。

进门就是一尊曹操的塑像,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们从安徽而来,看到很是亲切。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曹操占领邺城后,在这里生活了1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操在这里建下了著名的三台。

如今的三台只剩下金凤台了,漳河1500多年来发了很多次洪水,曾经辉煌的铜雀台和冰井台早已湮没在漳河的黄沙之下。眼前的这幢古韵悠悠的高台是清顺治年间修建的文昌阁,据今350年的历史。同游的游客是来自周边邢台的一群老人,大声朗诵着三台胜境两边的这副对联。


门口的螭龙被抚摸得光滑透亮,依旧虎虎生威,颇有气势。


还有一座重约2000斤的明代铁制洗浴盆。

一对北朝时期的建筑构件--柱础,隐约可见一个衔环小动物,尾巴一左一右的甩着,呆萌可爱。


眼前的这个石碑是元代时刻“洞清观碑”,碑额雕刻六龙盘结,古朴豪放,有较高艺术价值。

上面的字迹还很清晰,据说这是丘处机带领弟子在金凤台创建洞清观的事情。

还有二块雕刻很奇怪,好像是道教的道符一般。


抬眼向上就是唯一保存下来的金凤台了。现在大约是三丈多,真是不敢想象原来高八丈的高耸雄壮。邺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因此在邺城的西北角修建了三座高大的台榭。台的建筑出现于周,盛于春秋和战国,当时的铜雀台是台式建筑的巅峰之作。

在台的左边有个转军洞,据说是曹操出于战争的需要,以一个军事家、战略家的眼光修建的,是邺城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这条通道向西一直通到讲武城的兵营,长约6公里。不过目前仅存83米。安徽的亳州有一个曹操的运兵道,不知是否是异曲同工的作用。


在台的左边有个转军洞,据说是曹操出于战争的需要,以一个军事家、战略家的眼光修建的,是邺城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这条通道向西一直通到讲武城的兵营,长约6公里。不过目前仅存83米。安徽的亳州有一个曹操的运兵道,不知是否是异曲同工的作用。


从转军洞转出来,就到了遗址公园的最后,能清晰的看到土台的情形。

这夯土墙是真正的曹魏遗迹,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目前金凤台上建筑不多,西边建筑门匾为“建安风骨”,内部是建安七子的塑像及相关介绍。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壮丽的一页,它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史上的主要形式。


这人面瓦当还真是很特别。


很多朋友告诉我铜雀三台看不到什么,没有必要去。其实铜雀三台就仿若一个文化符号,于我而言来到这里还能看到一些古老的遗存,相比如果修葺一新的现代建筑,我真的很喜欢它 现在的样子。

这夯土墙是真正的曹魏遗迹,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目前金凤台上建筑不多,西边建筑门匾为“建安风骨”,内部是建安七子的塑像及相关介绍。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壮丽的一页,它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史上的主要形式。


这人面瓦当还真是很特别。


很多朋友告诉我铜雀三台看不到什么,没有必要去。其实铜雀三台就仿若一个文化符号,于我而言来到这里还能看到一些古老的遗存,相比如果修葺一新的现代建筑,我真的很喜欢它 现在的样子。
后一篇:邯郸仿古--邯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