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歙县鱼梁古镇鱼梁坝徽商之源水利工程 |
分类: 绿色激情 |
安徽有两处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一北一南,北边是寿县的安丰塘,南边便是徽州的渔梁坝。鱼梁坝位于歙县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全国文保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

在初春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看鱼梁坝,检票口的大爷说,下雨天湿滑,到坝上去一定要小心。

鱼梁古街始建于唐朝,据导游说,这古之街道,是渔梁村鱼形背上的脊梁骨,谓之“鱼梁”,该村以捕鱼为生,又易之为“渔梁”;那一条条左右延伸的小巷道就是“鱼儿骨刺”;而路面上卵石铺中,错落有致的小路就状如鱼鳞。



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

整个坝长约百余米,斜面长五十米,均用一至两吨重的晶莹花岗岩石砌成。坝面设三道泄水门,从北向南渐次低落,用于常水位时过水,洪水季节水流则从整个坝面泻下。


坝上低洼之处会有水汇集成小塘,于是成了村中人天然的洗涮池。




寻到了这元宝钉,真是名副其实,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重新回到古街。

古街上如今也适应新变化,开了不少雅致的民宿和客栈。

明清时期水路交通的繁荣刺激着渔梁古镇的发展,当时可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号称徽商四大行当的盐、茶、木、典当诸业在街中都有着突出的地位。



如今物是人非,苔藓陈厚,鱼梁坝回归了日常小古镇的宁静和悠远。




在渔梁街上看到了乾隆年间声名显赫的篆刻大师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巴宅是渔梁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巴慰祖字子安,渔梁人,是清代篆刻家,与程邃、胡唐、汪肇龙合称为“歙四子”。


街道两边清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上边的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辩。




在初春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看鱼梁坝,检票口的大爷说,下雨天湿滑,到坝上去一定要小心。

鱼梁古街始建于唐朝,据导游说,这古之街道,是渔梁村鱼形背上的脊梁骨,谓之“鱼梁”,该村以捕鱼为生,又易之为“渔梁”;那一条条左右延伸的小巷道就是“鱼儿骨刺”;而路面上卵石铺中,错落有致的小路就状如鱼鳞。



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

整个坝长约百余米,斜面长五十米,均用一至两吨重的晶莹花岗岩石砌成。坝面设三道泄水门,从北向南渐次低落,用于常水位时过水,洪水季节水流则从整个坝面泻下。


坝上低洼之处会有水汇集成小塘,于是成了村中人天然的洗涮池。




寻到了这元宝钉,真是名副其实,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重新回到古街。

古街上如今也适应新变化,开了不少雅致的民宿和客栈。

明清时期水路交通的繁荣刺激着渔梁古镇的发展,当时可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号称徽商四大行当的盐、茶、木、典当诸业在街中都有着突出的地位。



如今物是人非,苔藓陈厚,鱼梁坝回归了日常小古镇的宁静和悠远。




在渔梁街上看到了乾隆年间声名显赫的篆刻大师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巴宅是渔梁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巴慰祖字子安,渔梁人,是清代篆刻家,与程邃、胡唐、汪肇龙合称为“歙四子”。


街道两边清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上边的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辩。



前一篇:五彩徽州--古朴沧桑的郭村
后一篇:五彩徽州--春色满园的卖花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