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小众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
标签:
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龙树背龛美轮美奂 |
分类: 博物馆记 |

2012年河北临漳北吴庄发现的一处佛造像埋藏坑成为中国佛教考古重要发现之一。该埋藏坑出土文物2985件(块),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和唐代,大部分是东魏、北齐时期造像。邺城佛造像艺术工艺精湛,类型多样,不少保存良好的彩绘和贴金,而且雕琢之精美令它在考古界声名远播。

进入大厅,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是这超大的佛塔,估计这是镇馆之宝了。这是唯一一件北齐时期白石“四面佛造像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该塔通体彩绘贴金,由基座、塔身、覆钵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为四面龛式建筑,底座为正方体,刻有护法的罗汉、狮子等雕像;造像塔四面的释迦牟尼像形态各异,有的打坐讲法,有的静修,惟妙惟肖。塔顶保存的形体较大的覆钵,是印度古风的遗留。

还是要介绍一下邺城,邺相传为黄帝后裔颛顼帝孙女女修的儿子大邺的封地。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时期魏文侯定为陪都,秦汉时期分别是邺县和魏郡的治所。曹操曾占据邺城十六年,为曹魏王朝的建立奠定基业。自此,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国都,作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赫赫声名的邺城,如今叫做临漳。



中国佛教造像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征,在这里都明显呈现,并出现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的交融。

这张介绍图把各个朝代的模式展示得非常清楚,龙树背龛式是北齐的特征。

看这秀骨清像很是明显,脸型多长。

柔和内敛,美轮美奂。



北魏时期的鎏金板凳佛




虽然是残缺的,但璎珞和珠玉都生动而完美。

东魏立佛,邺城佛像的彩绘是令人震惊的,真是隔空的凝视。

这尊佛像也是鎏金的,隐隐能看到闪光的金粉。


听讲解员说,底座上的小狮子都没有一对是相同的,于是特别去看了,果然都憨态可掬,无一例外的各具神奇。




虽然是残缺的,但璎珞和珠玉都生动而完美。

东魏立佛,邺城佛像的彩绘是令人震惊的,真是隔空的凝视。

这尊佛像也是鎏金的,隐隐能看到闪光的金粉。


听讲解员说,底座上的小狮子都没有一对是相同的,于是特别去看了,果然都憨态可掬,无一例外的各具神奇。
二楼展厅








高超的镂空透雕技术,是造像的巅峰之作。

“龙树背龛”式,背屏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立面做弧扇形,边缘呈锯齿状。树冠层叠镂空,装饰有龙、塔、飞天、璎珞等。圆润柔美的佛像坐立于背屏之前,仿佛荫护于巨大的菩提树下

这背面的龙树太美了


这对狮子是不是又太胖了些,彷佛是一对沙皮狗。

繁复的雕琢艺术不像是人间之物,忍不住说这估计要几十年的时光来慢慢雕琢吧,旁边的一位专家观众告诉我,短短的北齐只有27年时间,估计还不用花费那么长。可是眼前这一尊尊前前后后都精美雕琢的佛像,真的美的让人想哭。








这是为数不多的的一块青石雕琢的,鎏金还很多。

这对小狮子的耳朵竟然有点狼的感觉
看到了很多拼接还未完成的照片,才知道从2012到2020开馆,真正是无数的人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尽管也许永远无法恢复到最完美的模样。但看到一句话却依旧被深深打动了:"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前一篇:五彩徽州--世外桃源般的卢村
后一篇:五彩徽州--黟县花海石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