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2021-04-24 09:38:33)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殷墟

甲骨文

商王朝

妇好墓

分类: 绿色激情
说到河南安阳,殷墟的名字一定是如雷贯耳,我们此行的重点就是殷墟博物馆。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据今在公元前1319年—前1046年,被证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20世纪初,殷墟因甲骨文的发现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商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场所,自1928年以来先后发现宫殿宗庙建筑基址80多座。这些宫殿宗庙建筑多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多用木柱支撑,屋顶覆以茅草,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眼前的司母毋大方鼎和其后的建筑都是复原而来。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为后世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大部分出土的宝贝都在殷墟博物馆,博物馆入口设计的很特色,一片大龟腹甲蛰伏在水池中,来到殷墟甲骨文就是它的名片,“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也是这片水景的最好写照。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商王朝世系表展示最早从帝喾这只开始,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从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安阳,开始营建殷都,至最后亡国,共经历了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灰陶烧制而成的三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当时的地下排水设备已经非常完善了。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骨青蛙,绿眼是绿松石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象牙虎可爱又精致。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精致的鸟形铜刻刀,虚实结合,很得意的一张作品。希望慢慢也学点“动脉影”的博物馆摄影技术。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殷代束发插笄是一种普遍的生活行为,这些都是各种雕刻精美的骨笄、骨簪。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海贝,最原始的货币。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车辕、马头与铜质配饰。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商人的模样就是这样的吗?人面范是商朝人用艺术的方式对自己形象的描述。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铸铜业是殷商最重要的手工业,铸造一件铜器,需要经过制范、融铜、浇铸、打磨等工序。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出土于“妇好”墓的司母辛鼎是镇馆之宝之一鼎
个头比司母毋方鼎小一些。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钺,象征着军事指挥权,也作刑具使用。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大个的铜鼎,敦敦实实。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不知是否是饕餮纹饰,华美。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满身花纹的牛尊,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罍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斝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铙,青铜乐器的一种。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觥的盖子都那么大,想来那个铜觥该如何气派了。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凹凸乳钉纹的铜簋,漂亮!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尊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古人真是好酒,铜觥等各种酒器。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好像圆头圆脑的小猫头鹰。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玉制的礼器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玉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广寒宫里的玉兔就是这样的吧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来到了文字展厅:甲骨文是刻写于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是殷人的占卜记录或记事。据统计,迄今殷墟已出土刻辞甲骨约15万片,记有5000余单字,卜辞10余万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方面。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照片拍不清晰,还是要实地感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根据龟甲的裂纹来占卜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刻辞在这样的石骨上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玉戈上也刻着红色的文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这是司母戊鼎的复制品,1939年3月出土于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先后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南京博物院,现存于国家博物馆,鼎的内腹部铸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戊而铸造的,重875公斤,84.77%的铜、16%锡,不到3%的铅,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四周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其上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细致精巧,生动威武。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铜卣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博物馆出口就是洹河畔,对面就是王陵区。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宫殿区还有一个专门的车马展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大家记住目前最早的马车就是1935年从殷墟发现的。这里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马车保存基本完整。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这是祭祀区。是当年奴隶社会真实的活人祭祀的实例,令人不寒而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这个展厅介绍的是1936年6月12日在第十三次发掘中发现的甲骨窖穴YH127坑。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共发现刻辞甲骨17096片,这是安阳发掘甲骨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收获,也被称之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YH127坑甲骨(示意模型)发现之前,以往的龟甲大多支离破碎,而这一坑中三百多版保存完整的腹甲和改制的背甲,让学者们眼界大开,是甲骨文字出土以来的空前未有之盛世。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YH127坑甲骨整体上箱运输过程。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虽然如今这些宝贝都保存在台湾,但看着这些当年的先生们挖掘龟甲出土之时写下的信件,依旧泪眼婆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寻和热爱跃然纸上,让我动容,很多东西都会被忘却,历史将记住这时刻,并将传承千年。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甲骨文字记录介绍长廊,我们挨个走过,感受着绵延5000年中华文字的魅力,我一直感觉对历史对文化的追寻是更深的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对自己的文明充满了崇敬和自豪。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多么形象的“吹”字。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十月怀胎非寻常,生儿育女烟火气”。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这“虫”字就是一条带尾巴的小虫子,而“象”字似乎腿有点细哦。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喜欢“光”字头上的火焰,太形象了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两个类似的人在“比”。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有趣的“晶”。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这是“妇”子吗,一个人拿着扫帚,照顾着孩子。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在宫殿区还有一块重要的遗址就是1976年发现的妇好墓,被列为1976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前列。妇好墓能够完整的保存至今,是武丁王的深情所至,将她单独下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妻子、日夜守护着她。也正因为妇好墓不在洹河北岸的王陵区,其上还修建宗庙才发现最迟,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妇好墓墓虽然墓室不大,但出土了1928件精美绝伦随葬品,如今很多都收藏到了河南博物馆。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墓中出土了4面铜镜、4件铜钺以及130件青铜兵器。除了以一对司母辛大方鼎为首的200余件青铜礼器,还有15种共156件酒器,以及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755件、来自台湾海南甚至更远处的海贝7000多枚、各色宝石制品47件。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按照用途大致分为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具、武器、马器、艺术品与杂器八类。其中礼器与武器最多,它们的总和超过了总数量的73%,且半数以上铸有“妇好”或“好”的铭文,其中的妇好青铜鸮尊新颖别致,造型完美,现在是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中仅仅三千文字,也没有留下“妇好”的名字,然妇好墓的发现让我们认识了这位近乎鲜活女人。她是国王武丁的妻子,曾经为国王生子,曾经主持祭祀,甚至带兵杀敌,而武丁对她亦是宠爱有佳,给了她那个时代以及后来也鲜有的生死之爱和平等之敬。他们的故事无疑是商代历史上一段尘封的传奇!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殷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它奉献给我们的,不仅有3000年前的人物与细节,还有社会组织、国家结构,以及以各种青铜器为代表的礼制和独特的维系社会秩序的方式。整整一个上午倘佯其间,吸收着文化与历史的养分,深陷其中。

世界文化之遗产--安阳殷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