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羑里城

标签: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易经发源地 |
分类: 绿色激情 |
到河南安阳是早就有的念想,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终于遇到两个也喜欢古物的好朋友,一拍即合,说走就走,在秋天最好的季节里,我们在安阳聚首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周末时间,荣还是认真做足了功课。周六的早晨我们三人包车行程的第一站就来到了羑里城。
小小的羑里城似乎名气不大,这个“羑”(you)字也是来到安阳才学会读的字,却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也是周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划地为牢“等典故均来源于此。

进入园中,周文王的铜塑像静穆的肃立正中。周文王姓姬名昌 ,公元前1147年出生于陕西岐下 ,公元前1102年继承父位为西伯,82岁被拘羑里,演周易,公元前1050年去世,享年97岁。文王在位50年,在中国历史上既是良臣的代表,又是仁君的典范。

八卦阵迷宫,按照文王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分别布有八个阵,据说是从离位左拐入阵,穿过八个阵势后,再从离位出来,就算胜利。感觉和圆明园中的八卦城一模一样,知道阵势复杂,就不进去乱闯了。

进入园中,周文王的铜塑像静穆的肃立正中。周文王姓姬名昌 ,公元前1147年出生于陕西岐下 ,公元前1102年继承父位为西伯,82岁被拘羑里,演周易,公元前1050年去世,享年97岁。文王在位50年,在中国历史上既是良臣的代表,又是仁君的典范。

文王雕像后是一座古朴素雅的青石牌坊,坊上镌楷书“演易坊”。该牌坊始建于明1528年,由时任汤阴县知县张应吉题写,是羑里城现存年代最早的遗构之一。

整个羑里城就是这片高出地面约丈许,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的方形土台,导游小姐姐特意带我们来看城下了这保存至今的遗迹--七米厚的土层,这样的直观展示再现了从远古的龙山文化到后来的商代文化、周代文化、近代文化的土层堆积,厚重的历史遗存也许是羑里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缘由吧。

仪门东西两侧都有石碑,西侧巨碑上刻“周文王羑里城”
6个大字,是明公元1474年汤阴知县尚玑所书。东侧有77字书法的禹碑。
拾阶而上,看前方山墙前人头攒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奶奶在讲解墙上的浮雕--“河图”和“洛书”。相传伏羲曾见龙马负图出河,称之为河图;夏禹治水时,洛河水中浮出了神龟,背负文字,有数至九,大禹用它作成九畴,称之为洛书。

“河图”和“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有说“河图”为宇宙星宿图,“洛书”为人体脉络图,前者讲宏观大势,后者讲微观奥妙。总之河洛文化算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研究八卦的最基础内容。

院内古柏参天,古意幽幽。建在羑里城遗址之上的文王庙,系明朝1542年重建。

东边御碑亭内保存有乾隆帝在清1750年驾临羑里城时的御制诗碑,仔细看去字迹清晰,洒脱飘逸。
西亭为“文王易碑亭”,亭内保存的是明1528年知县张应吉主持刻立的《周易》六十四卦卦象和卦辞碑。
遗址部分并不大,后面都是新建的太公封神馆、伏羲殿、儒学馆。

八卦阵迷宫,按照文王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分别布有八个阵,据说是从离位左拐入阵,穿过八个阵势后,再从离位出来,就算胜利。感觉和圆明园中的八卦城一模一样,知道阵势复杂,就不进去乱闯了。
前一篇: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明道宫
后一篇:河南安阳--灵泉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