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和顺古镇洗衣亭寸氏宗祠和顺和谐 |
分类: 绿色激情 |

古镇内的商业民宿已经相当成熟,但依旧古朴大气,还是因为原住民较多的原因吧。

李根源老人豪侠仗义,能文能武,一生光明磊落,深受云南人民爱戴,被誉为“云南第一人”。他也是朱德元帅的老师。

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遍布古镇,却又因其中西合璧各种样式而优雅洋气。


每隔一段地方,都有一个这样的月台,应该是村民们聚焦休闲聊天的地方。


和顺有寸、刘、李、尹、贾、钏、张、杨八大姓氏,也就有了八大宗祠。这是寸家宗祠的门楼,真是相当排场,据说族谱和宗族活动至今还在延续。

沿街的门户,打开大门眼前就是一览无余的田园风光。



走进宗祠里面花草依依,大院里有马帮文化的展览,还有寸家几代知名人士的介绍,现在是寸家后人开设的寸家广远翡翠商号,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翡翠原材料,不过不买也没关系,祠堂敞开随意参观。


地板上的一块玉石。

厚重的历史感都孕育在这苔藓铺就的石台阶上了。


“福盛隆”商号也是寸家创设的,翡翠大王寸尊福年少家贫,十三岁怀跟随马帮到达缅甸学习玉石生意,后来在曼德勒开办以玉石业为主,集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福盛隆商号。

这里是寸家的老宅子。

墙上的门联写的够豪气的。


中西合璧的雕梁画栋今犹在,只是朱颜改。在平淡的日子里,厚重的老宅,如垂暮的老人宠辱不惊,宁静祥和。

英国来的缝纫机

寸家的祖训吧




从寸家出来,看到了最温柔最有特色的公益建筑--洗衣亭。和顺男人亦儒、亦商、亦农、亦走四方。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还能遮风避雨,在小河边修建了六座洗衣亭。

看这布局就很贴心,每个石条还突出很长,这样大家就可以更多的人一起洗衣服了。




移步换景,和顺可观赏的古建筑,古村落形态让人应接不暇。这里应该是和顺进出的正大门。

“和顺和谐”四个大字是朱镕基题词,可以说是对和顺最贴切的写照。“和”是“融和”,指这里的房子融合了徽派、江南民居以及南亚、西方建筑的特色。“顺”即顺势而建,民居、群落,顺山顺巷而建,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念。豪门大户与邻里和睦相处,又体现了崇尚公德,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








村子门口两颗很大的风水树。







六百年文化传统沁润下的古镇,至今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古镇的人遵守着传承下来的祖训,依旧专心过着自己温润的品质时光,让我从心底的羡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