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水双龙桥十七孔桥米轨火车乡会桥站 |
分类: 绿色激情 |
建水的第二天辛苦并快乐着。早晨很早我们就出发去看双龙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的大石拱桥。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远远看去造型奇巧,仿如长虹卧波,倒映于水天一色,漂亮极了,不愧被桥梁专家茅以升列入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

走上古桥,青石铺就,古朴雅致,仿若脱离城市的喧嚣,通向前方的海市蜃楼。

桥头修建的记录石碑。
典雅的三层阁楼,翘角飞檐,彩色琉璃,端庄秀美。来到建水,四处都是隔世的美物,让人恍惚,尘世间人事纷杂,身陷期间无法摆脱,只能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每年放空自我,在这些偏远的人间方物中寻找美的寄托和抚慰。

百年的岁月间,檐角的风铃就在日出、日暮的交替间,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借着风的吹动发出清亮的欢愉。




晨曦的阳光透过阁楼的轩窗照入在廊柱上,生机勃勃的一天开始了。

如今为了保护老桥,车辆已经不能通行了,它们是我们的文脉,一定要珍惜保护,否则就如屯溪的老桥般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失去了才发现再也回不来了。


到建水旅行,最特别的一项就是体验小米轨火车。建水小火车站1928年建成,融合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法建筑的风格。1970年由寸轨改为了米轨,与滇越铁路接轨。1985年个碧石铁路停止客运,1991停止货运。直到2015年建水古城小火车——临安至团山旅游火车又重新开通,成为中国第一条、也是仅存的唯一一条米轨铁路。

双龙桥火车站似乎还在修复中,枕木的站台很特别,很古旧,也符合车站的背景。这条个(个旧)碧(碧色)石(石屏)铁路作为滇越铁路的支线,是为了便于转运从个旧出厂的大锡,滇南商人为了保护中国的路权而集资修建的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通过在碧色寨与滇越铁路相接,都在这条寸轨的沿线。

滇越铁路双轨之间的距离为1公尺,俗称"米轨";而个碧石铁路轨距仅为6公寸,俗称"寸轨"。建水小火车每天13点有一趟到团山的火车,每小时25公里,体验的就是这中国运行最慢的百年历史小火车。

在双龙桥看到了一位师傅在烧窑,红红的炉火,细腻的陶,建水的紫陶是赫赫有名的。

旁边随意的小房子,门口都是陶做的花盆,对养花的我来说真是喜欢的不行,可惜带不回来。





走上古桥,青石铺就,古朴雅致,仿若脱离城市的喧嚣,通向前方的海市蜃楼。

桥头修建的记录石碑。

典雅的三层阁楼,翘角飞檐,彩色琉璃,端庄秀美。来到建水,四处都是隔世的美物,让人恍惚,尘世间人事纷杂,身陷期间无法摆脱,只能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每年放空自我,在这些偏远的人间方物中寻找美的寄托和抚慰。

百年的岁月间,檐角的风铃就在日出、日暮的交替间,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借着风的吹动发出清亮的欢愉。




晨曦的阳光透过阁楼的轩窗照入在廊柱上,生机勃勃的一天开始了。

如今为了保护老桥,车辆已经不能通行了,它们是我们的文脉,一定要珍惜保护,否则就如屯溪的老桥般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失去了才发现再也回不来了。


到建水旅行,最特别的一项就是体验小米轨火车。建水小火车站1928年建成,融合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法建筑的风格。1970年由寸轨改为了米轨,与滇越铁路接轨。1985年个碧石铁路停止客运,1991停止货运。直到2015年建水古城小火车——临安至团山旅游火车又重新开通,成为中国第一条、也是仅存的唯一一条米轨铁路。

双龙桥火车站似乎还在修复中,枕木的站台很特别,很古旧,也符合车站的背景。这条个(个旧)碧(碧色)石(石屏)铁路作为滇越铁路的支线,是为了便于转运从个旧出厂的大锡,滇南商人为了保护中国的路权而集资修建的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通过在碧色寨与滇越铁路相接,都在这条寸轨的沿线。

滇越铁路双轨之间的距离为1公尺,俗称"米轨";而个碧石铁路轨距仅为6公寸,俗称"寸轨"。建水小火车每天13点有一趟到团山的火车,每小时25公里,体验的就是这中国运行最慢的百年历史小火车。

在双龙桥看到了一位师傅在烧窑,红红的炉火,细腻的陶,建水的紫陶是赫赫有名的。

旁边随意的小房子,门口都是陶做的花盆,对养花的我来说真是喜欢的不行,可惜带不回来。




乡会桥火车站就尽显中外混合风了。售票候车楼结合了“中”“法”两种不同建筑样式,设计建造而成的单檐现代建筑。外墙体统一使用当时个(个旧)碧(碧色寨)石(石屏)铁路各站台建筑的黄色,非常醒目抢眼,太上镜了。
前一篇:九月的云南--建水团山村(1)
后一篇:九月的云南-建水古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