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通古镇澜溪街和悦街江豚保护 |
分类: 绿色激情 |
一直以来铜陵是我们途径皖南黄山的必经之地,每次回程都赶到大通古镇吃鱼,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江对岸还有另一番天地。
大通镇古名澜溪,相比大通这个名字,古名更洋气。在历史上大通古镇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江岸重镇,有着千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时期,古镇作为《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口岸,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如今大通古镇大多数建筑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只剩下不多的古建筑。

远处的大钟楼是近代天主公教会的遗留建筑。天主公教会创建于1872年,由芜湖洋码头总堂创办。当时的规模有圣堂一幢,旁侧大钟楼是全部建筑的制高点,用料考究,坚固雄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只剩下这座高大的钟楼面对长江,成了外国教会在大通的唯一遗迹。

大通古镇有澜溪街和和悦街,隔江相望,一江二岸,各具特色。澜溪街已经没有什么老房子了,有开了多年的饭店、还有销售各种江鱼、板鸭、咸肉等特色食物的小店以及渔网编织、藤艺编织等传统技艺商铺。

远处的大钟楼是近代天主公教会的遗留建筑。天主公教会创建于1872年,由芜湖洋码头总堂创办。当时的规模有圣堂一幢,旁侧大钟楼是全部建筑的制高点,用料考究,坚固雄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只剩下这座高大的钟楼面对长江,成了外国教会在大通的唯一遗迹。

大通古镇有澜溪街和和悦街,隔江相望,一江二岸,各具特色。澜溪街已经没有什么老房子了,有开了多年的饭店、还有销售各种江鱼、板鸭、咸肉等特色食物的小店以及渔网编织、藤艺编织等传统技艺商铺。

此番特意坐上这摆渡船去江心洲的对岸看看,这免费的摆渡是江心洲上的居民往来对岸的唯一交通工具。

长江中的江心洲就是和悦洲,是国内仅存在江心洲的历史街区,老街原长2400多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鼎盛时期,三街十三巷,极其繁华,在曾国藩传记中也曾提到过这里。

看过攻略,从对岸摆渡一辆自行车过去,在江心洲就可以自由环洲了,我们一行人不少,于是坐上环保车直奔我们的目标而去。

位于和悦洲上的铜陵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鱀豚,江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目前育有50头江豚,据说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鱀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


来到保护区的水面,波澜不兴,大家都在等待投食饲养员的出现。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喂食的时候江豚们就出现啦。

果然,随着时间的临近,江豚们出现了,它们若隐若现,漂浮至江面上,就像一只只可爱优雅的小精灵,大家都兴奋不易。

它们有的独行,有的结伴而行,有的时候也会冒出水面,但很快就潜伏入水,抓拍一张可真是不容易。

饲养员带来了半水桶的小鱼,一会仍一批,于是大大小小的江豚们就在周围快乐的觅食。



据说白暨豚已经看不到了,这里仅有十几头江豚,而且长江里的江豚数量还在急剧减少,真心希望大家都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




此番和悦洲之行走马观花,和悦洲上的老建筑都没有细细看,真的没想到大通古镇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和旧时的通商口岸有那么多历史遗存,真正是喜欢文化和历史的人细细发掘才能发现,不过分商业和开发,保留着些许的神秘也许也是另一种保护。


长江中的江心洲就是和悦洲,是国内仅存在江心洲的历史街区,老街原长2400多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鼎盛时期,三街十三巷,极其繁华,在曾国藩传记中也曾提到过这里。

看过攻略,从对岸摆渡一辆自行车过去,在江心洲就可以自由环洲了,我们一行人不少,于是坐上环保车直奔我们的目标而去。

位于和悦洲上的铜陵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鱀豚,江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目前育有50头江豚,据说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鱀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


来到保护区的水面,波澜不兴,大家都在等待投食饲养员的出现。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喂食的时候江豚们就出现啦。

果然,随着时间的临近,江豚们出现了,它们若隐若现,漂浮至江面上,就像一只只可爱优雅的小精灵,大家都兴奋不易。

它们有的独行,有的结伴而行,有的时候也会冒出水面,但很快就潜伏入水,抓拍一张可真是不容易。

饲养员带来了半水桶的小鱼,一会仍一批,于是大大小小的江豚们就在周围快乐的觅食。



据说白暨豚已经看不到了,这里仅有十几头江豚,而且长江里的江豚数量还在急剧减少,真心希望大家都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




此番和悦洲之行走马观花,和悦洲上的老建筑都没有细细看,真的没想到大通古镇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和旧时的通商口岸有那么多历史遗存,真正是喜欢文化和历史的人细细发掘才能发现,不过分商业和开发,保留着些许的神秘也许也是另一种保护。

前一篇:徽州柯村深度游--茅村岭的云海
后一篇:九华德懋堂的路上--青阳县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