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寻古--垓下遗址、双墩遗址、蚌埠博物馆

标签:
垓下遗址双墩遗址陶面人像春秋墓禹会村 |
分类: 绿色激情 |
每年的五一节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出门吧到处人山人海,堵车严重;不出门吧,在家呆着实在着急,突发奇想,就近去周边的蚌埠寻古吧。
我们的第一站是距离蚌埠不远固镇县垓下古战场遗址。垓下是刘邦、项羽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之地,被称作东方的“滑铁卢”。这里属于我国史前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址,秦汉时期一座小城,可如今只是一个小城镇的模样。

唯一一个小广场,有着霸王虞姬的雕塑,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优美动人的故事本都从这里开始的。

这场楚汉相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之后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历史的一大转折点,如果当初项羽赢得战争,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双墩遗址出土了一级文物就是这陶塑人头像和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如今都在蚌埠市博物馆里。

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有考古人员在实地作业,不过不给拍照。


双墩遗址范围内还有二座春秋墓。其实双墩地名的由来就是因为有两个高近10米的大土墩,在平原野地里很突出,它们就是两座春秋时期的大型墓葬封土堆,距今约2600年。其中一号墓在2006—2008年发掘,出土文物证明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

终于看到小陶人的实物了,陶像圆眼,鼻小巧,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状。脸颊两侧各有连成一线的五个戳刺的圆点,闪亮的地方是陶土中掺杂了些贝壳的缘故。2018年市博物馆还曾面向社会给小陶人征名,你叫什么名字呢?我想是不是一个单字---萱,你喜欢吗?我帮你起的名字。


众多陶器的底部有着太阳纹等刻划符号,被视为可能是我国的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长沙窑彩绘执壶,器身釉下绘有酱黄色、绿色斑点组成的桃形、圆形等图案,特别有艺术美感。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铜印

201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蚌埠市禹会村遗址、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双双入选”。所以看过博物馆,我们在淮河边找了很久才找到这禹会村。

四千年前,禹会诸侯于涂山,拉开了夏王朝建立的序幕,曾经我都以为大禹治水这都是传说,原来真的有遗址。有的旅行是为了打开自己的眼界,出门去看山看水感受祖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但有的旅行,是为了探寻文化的脚步,在沉淀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足迹里,感受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丰厚。


唯一一个小广场,有着霸王虞姬的雕塑,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优美动人的故事本都从这里开始的。

这场楚汉相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之后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历史的一大转折点,如果当初项羽赢得战争,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在广场门口看到这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真正是霸王街上的霸王餐啊。

顺着乡村小路,我们奔赴的第二站是蚌埠郊区的双墩遗址。

该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1985年,双墩遗址于文物普查时被发现,86年开始,蚌埠博物馆对双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出土了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顺着乡村小路,我们奔赴的第二站是蚌埠郊区的双墩遗址。

该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1985年,双墩遗址于文物普查时被发现,86年开始,蚌埠博物馆对双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出土了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双墩遗址出土了一级文物就是这陶塑人头像和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如今都在蚌埠市博物馆里。

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有考古人员在实地作业,不过不给拍照。


双墩遗址范围内还有二座春秋墓。其实双墩地名的由来就是因为有两个高近10米的大土墩,在平原野地里很突出,它们就是两座春秋时期的大型墓葬封土堆,距今约2600年。其中一号墓在2006—2008年发掘,出土文物证明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的发掘是一次重大的考古新发现,曾被评为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首。

墓葬的封土、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

当时的钟离国地处“吴头楚尾”,夹在吴、楚等大国之间,先后被楚、吴、越国攻占,后为楚灭,从此消失两千多年。因此关于钟离国的文献记载很少。


墓底葬礼布局规格也较高,墓口下2米有一个两层台,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


还没有开挖时的情景。

土偶垒砌的内壁遗迹,有专家认为可能与淮河流域传说的女娲抟土造人有关。这真是蛮奇特的。

既然很多实物都在蚌埠博物馆,于是找到一家饭店吃完饭,我们直奔蚌埠市博物馆。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过随着高铁动车的修通,如今蚌埠的枢纽地位也在慢慢下降。蚌埠博物馆里关于淮河历史文化的一个综合主题介绍特别好,适合带孩子来学习。

双墩遗址、禹会遗址和钟离君“柏”墓应该是蚌埠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了。

当时的钟离国地处“吴头楚尾”,夹在吴、楚等大国之间,先后被楚、吴、越国攻占,后为楚灭,从此消失两千多年。因此关于钟离国的文献记载很少。


墓底葬礼布局规格也较高,墓口下2米有一个两层台,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


还没有开挖时的情景。

土偶垒砌的内壁遗迹,有专家认为可能与淮河流域传说的女娲抟土造人有关。这真是蛮奇特的。

既然很多实物都在蚌埠博物馆,于是找到一家饭店吃完饭,我们直奔蚌埠市博物馆。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过随着高铁动车的修通,如今蚌埠的枢纽地位也在慢慢下降。蚌埠博物馆里关于淮河历史文化的一个综合主题介绍特别好,适合带孩子来学习。

双墩遗址、禹会遗址和钟离君“柏”墓应该是蚌埠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了。

终于看到小陶人的实物了,陶像圆眼,鼻小巧,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状。脸颊两侧各有连成一线的五个戳刺的圆点,闪亮的地方是陶土中掺杂了些贝壳的缘故。2018年市博物馆还曾面向社会给小陶人征名,你叫什么名字呢?我想是不是一个单字---萱,你喜欢吗?我帮你起的名字。


众多陶器的底部有着太阳纹等刻划符号,被视为可能是我国的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长沙窑彩绘执壶,器身釉下绘有酱黄色、绿色斑点组成的桃形、圆形等图案,特别有艺术美感。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铜印

201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蚌埠市禹会村遗址、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双双入选”。所以看过博物馆,我们在淮河边找了很久才找到这禹会村。

四千年前,禹会诸侯于涂山,拉开了夏王朝建立的序幕,曾经我都以为大禹治水这都是传说,原来真的有遗址。有的旅行是为了打开自己的眼界,出门去看山看水感受祖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但有的旅行,是为了探寻文化的脚步,在沉淀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足迹里,感受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丰厚。

前一篇:石家庄之行--河北博物院、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