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的世外桃源---天坑里的雨補鲁

标签:
旅游雨補鲁天坑世外桃源质朴民风 |
分类: 绿色激情 |
在距兴义城区三十多公里的清水河镇,有一个叫雨補鲁的小村寨,与其他寨子不同的是它建在一个形如喇叭花状的天坑里,进出村只有唯一的一条道路,形成了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之势,真正是个隐匿了600年的小村子,让我们知晓它还是缘由《爸爸在哪儿》,不得不说他们真的很有眼光。

进到村子,就被周围大山环抱的感觉震撼了,非常喜欢这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与清幽。

据说村寨居住着153户600多人,是一个以陈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在突围时为躲避追杀,逃至夜郎国,行经雨補鲁天坑时见四周山峰环护、绿荫覆盖,正是远离战乱的天然屏障之地,就此生养至今。

由于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系列曝光之后,中央美院知名学生创新创业品牌“央美创客”也第一次将文创产品带进了乡村,如今小村寨花团锦簇,规划有序,相当文艺,可谓是乡村建设的典范了。



路上偶遇淳朴的村民,这位小哥拿着手机,拉着驮草的毛驴,很有田园感。

不过还真不知道这些杂草能派什么用场?养鸭养鹅?

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花花草草,真是让我喜欢又羡慕。

地里野花肆意,到春天的时候这里该是油菜花的海洋。


盘根错节的大树,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一路往前行,石墙青瓦的房子一座接一座,眼前的青瓦房结合着秀美的山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满墙的三角梅,这在城市里可是让人稀罕的花墙呢。

这花怎么那么像我春节在泉州看到的刺桐花呢?


山神、土地、城隍,是中国人心底对大自然特有的敬畏。陈氏家族一路南迁,最终在雨补鲁落脚,在这布衣、苗、彝等民族聚集的地方站稳脚跟,也带来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周围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护罩着整个山神庙,更增添了那份神秘与威严。


经过修缮的艺术小村干净、整洁,但仍然能感受到保留下来的那份独有的质朴,真的挺好!





满树的香蕉随处可见。

石头墙上到处都是探头探脑的三角梅。


卖土特产的小姑娘和她的“小伙伴”都非常可爱。






这里是寨子的中心,一棵树冠高大的榕树,绿叶成荫。榕树下,巨石随意堆砌,当地人聚集在这里贩卖着桔子、红薯、花生、瓜子等特色山货。



榕树后面是乡愁馆,即陈氏后人的祠堂。

这里还是村里的人聚集的娱乐休闲场所,最有趣的是那位打着吊水的大叔,真是轻伤不下火线,连我们围着他们拍半天都毫不理会,痴迷了。

一群孩子们在这里组织过夏令营,真是不错的好地方。

村里的天坑人家农家乐。

回来一看,嘿,又来一个哇哇大哭的娃娃,依旧不受丝毫影响的玩牌,醉了。

水池边带着两个娃的妈,拉扯着多不容易,在这里可以捕捉到无数的生活场景。






穿红衣的大叔很有范。

看到一户人家正在烧火做饭,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非常简单的生活。

原来红衣服的大叔也是这一家的,兄弟俩,看着他们自足的表情,真心希望他们的生活能随着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好。

喜欢猫咪陪着大叔的感觉,可惜技术太差,现实的场景实在很美,可惜我拍不出来。在大叔家磨蹭了很久,不好意思想买点什么,最后发现大叔家是做草鞋的,真是有点为难。


出门才看到草鞋坊的招牌。



村里的住户都极其朴实,给大妈拍照,大妈说,给我看看什么样子,好看吗?



进到村子,就被周围大山环抱的感觉震撼了,非常喜欢这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与清幽。

据说村寨居住着153户600多人,是一个以陈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在突围时为躲避追杀,逃至夜郎国,行经雨補鲁天坑时见四周山峰环护、绿荫覆盖,正是远离战乱的天然屏障之地,就此生养至今。

由于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系列曝光之后,中央美院知名学生创新创业品牌“央美创客”也第一次将文创产品带进了乡村,如今小村寨花团锦簇,规划有序,相当文艺,可谓是乡村建设的典范了。



路上偶遇淳朴的村民,这位小哥拿着手机,拉着驮草的毛驴,很有田园感。

不过还真不知道这些杂草能派什么用场?养鸭养鹅?

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花花草草,真是让我喜欢又羡慕。

地里野花肆意,到春天的时候这里该是油菜花的海洋。


盘根错节的大树,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一路往前行,石墙青瓦的房子一座接一座,眼前的青瓦房结合着秀美的山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满墙的三角梅,这在城市里可是让人稀罕的花墙呢。

这花怎么那么像我春节在泉州看到的刺桐花呢?


山神、土地、城隍,是中国人心底对大自然特有的敬畏。陈氏家族一路南迁,最终在雨补鲁落脚,在这布衣、苗、彝等民族聚集的地方站稳脚跟,也带来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周围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护罩着整个山神庙,更增添了那份神秘与威严。


经过修缮的艺术小村干净、整洁,但仍然能感受到保留下来的那份独有的质朴,真的挺好!





满树的香蕉随处可见。

石头墙上到处都是探头探脑的三角梅。


卖土特产的小姑娘和她的“小伙伴”都非常可爱。
屋里、屋外陈设都很简单,真正的乡村模样。






这里是寨子的中心,一棵树冠高大的榕树,绿叶成荫。榕树下,巨石随意堆砌,当地人聚集在这里贩卖着桔子、红薯、花生、瓜子等特色山货。



榕树后面是乡愁馆,即陈氏后人的祠堂。

这里还是村里的人聚集的娱乐休闲场所,最有趣的是那位打着吊水的大叔,真是轻伤不下火线,连我们围着他们拍半天都毫不理会,痴迷了。

一群孩子们在这里组织过夏令营,真是不错的好地方。

村里的天坑人家农家乐。

回来一看,嘿,又来一个哇哇大哭的娃娃,依旧不受丝毫影响的玩牌,醉了。

水池边带着两个娃的妈,拉扯着多不容易,在这里可以捕捉到无数的生活场景。






穿红衣的大叔很有范。

看到一户人家正在烧火做饭,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非常简单的生活。

原来红衣服的大叔也是这一家的,兄弟俩,看着他们自足的表情,真心希望他们的生活能随着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好。

喜欢猫咪陪着大叔的感觉,可惜技术太差,现实的场景实在很美,可惜我拍不出来。在大叔家磨蹭了很久,不好意思想买点什么,最后发现大叔家是做草鞋的,真是有点为难。


出门才看到草鞋坊的招牌。



村里的住户都极其朴实,给大妈拍照,大妈说,给我看看什么样子,好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