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独行半日游--大觉寺到阳台山
标签:
旅行大觉寺鹫峰望京塔阳台山 |
分类: 绿色激情 |

看到一群年轻人像是徒步的样子,想也没有想就跟了上去。很多时候都是缘分,如果不是北安河的亲近感,如果不是看到这群人,我就按照攻略的走法直接从阳台山大门进了。

这条路都是三年前走过的,当初一个人在北安河村里穿行,现在都是满满的回忆。看到了西山风景长廊的路标,那都是三年前没有的,正确的路线如果我从这条路过去也可以到阳台山或者是鹫峰的正大门,可我还是错过了。

沿着铁路线也可以到,看到有攻略这样说,可我还是一门心思的走到了大觉寺。

看到大觉寺的大门是欣喜的,对大觉寺的喜爱记忆深刻,害怕被破坏,看到大门就已经那么美好,一定要把最美好的大觉寺留在记忆里。

向停车场的大爷问徒步的线路,原来顺着大门的边上就可以上山了。大爷说你一个人啊,最好找个伴,我也想啊,可是这个伴的确蛮难找,一路下来都没有找到。不过这张图特别喜欢,有我、有树,还有路,意境真好。

又问了一位负重登山的专业大哥,希望能和他搭伴,大哥只是帮我指了上山的路,告诉我一直顺着大路向上走,一溜烟就没影了。我知道是怕我耽误他,专业选手说不定晚上要到什么地方露营,而我确实跟不上会耽误别人的计划。

小路是被走出来的那种,还算有明显的标志,野山的味道。

这一片鹫峰、阳台山、妙峰山的最高峰都是相连的,不过我低估了攀登的难度,看到网上还有亲子游,没想到爬起来是那么高。

一路上各种标识,看得出来这线路是户外登山俱乐部的常规线路。

前面的路虽然一直攀升,但并不难走。


只是一直没有头的爬升,又不知道路是否正确,还不错,又遇到一个负重背包的登山客,看年龄也不小了,竟然也是健步如飞。这位大哥介绍的相当清楚,让我跟着穿过树林,横穿进入了鹫峰公园内。

大哥说看自己的体力,有能力就爬到前面的亭子,不行随时都可以向下走,之后这位大哥也迅速消失在视线内了。

其实体力应该还行,不过真是爬不了那么快。慢慢向着高处那个遥不可及的望京塔爬去。


越爬越累,一直向上什么时候到头啊?

一个半小时后我终于爬上了望京塔,才知道只有700多米海拔,而妙峰山有1200多米呢。从这里到萝芭地北尖还要爬1个小时,算算时间考虑一下体力,不想爬了,很遗憾没有从这里爬到妙峰山。在望京塔休息了一会,好心的看塔人告诉我从山脊下去,可以下到阳台山,于是就这样下撤了。

曾经在十年前去过旁边的凤凰岭,站在山顶也是这样俯瞰北京市的感觉。

左边白色的山就是凤凰岭了。

下山很快,半个多小时就下到了阳台山公园里(从山上下来的,门票也省了)。

阳台山的金山寺,又称金仙寺,建于金代,但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毁,现在的是新修的。相传慈禧太后的表妹在此隐居修行修建此寺,可惜寺庙在维修,不给进。

据说金山寺是西山八大水院之一,以“三绝”闻名,第一绝为公孙林,在院内有两棵七八百年树龄雌雄对峙的老银杏树。其二是金山泉,是北京西山名泉之一。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帝爷,但已经没有了。

果然看到了无数来取山泉水的人,都是大桶大桶的来运,可惜杯子里有水,应该接一杯品尝品尝的。

看到了阳台山上山的古香道。这里才应该是我真正来爬的地方呢。

妙峰古香道曾是旧时人们去妙峰山进香的主要道路,清末至民国时期特别有名,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开庙会,会有众多的香客来这里朝拜。古道全程共20公里,其间有5个茶棚。

这个庙也不对外开,估计都在修缮期间。

看到了其中的一个茶棚,朝阳院茶棚。

这就是古香道了,真正是很长,我顺着一直向下走,竟然也走了许久。

这是400年前清朝修建的登山古道,传说妙峰古道原为土路,崎岖难行。清同治年间,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进香,为讨好慈禧太后,太监刘诚会同安德海出资重修此道,道宽7尺,用当地天然石板砌成层蹬,每铺一块就得用银一两,至此“金阶”之名不胫而走。

骆驼石,怎么看也没看出来像骆驼。



这是第一个茶棚,茶棚是给上香的香客歇脚喝茶水休息的地方。

下到了山下,妙峰古道的起始点。

前一篇:2018暑期行--繁华的洪江古城
后一篇:云蒸霞蔚梵净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