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至静 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2018-04-07 20:34:32)
标签:

大同

城墙

云冈石窟

北魏

精美绝伦

分类: 绿色激情
    三月末的最后一个周末来到大同,早晨起得很早,本想绕一绕这7公里的城墙,可是走到近前才发现在维修,要到十天后才开门,只好在城墙下绕圈了。虽然城墙是后修复的,但整个古城的修缮是按照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规划来做,对他们的喜爱也连带上了对城墙的喜爱。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早春的味道在大同刚刚开始蔓延,城墙下的花朵们正打着骨朵,等待着。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护城河水很浅,但却波澜不惊,把城墙垛子倒影得清晰又秀丽。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这是一个可以进古城的城门。一共应该是四个城门吧。古城墙是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后仿照明代城墙式样而修复的。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古称平城,是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著名的雁门关也就在附近。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原来我们的宾馆在东城墙附近,这里有两座博物馆,平城博物馆和梁思成博物馆,这对于喜欢博物馆的我来说很是欣喜,可惜现在时间太早还没有开门,以至于直到离开都没有时间来看了,遗憾是常有的事情,留着这份念想吧。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博物馆是个方正的四合院,就在城墙边的下层广场。

虽大门紧锁,还是凑在门缝里望了望,竟然能拍到院子里的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塑像。买过不少林徽因的书,对这对才子佳人甚是敬仰。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这个塑像就是北魏皇帝拓跋珪。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早晨绕行七千步后不慌不忙的回宾馆上课了。下午的课程改为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参观云冈石窟。自古几大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在90年代就和好朋友去过了,敦煌的莫高窟、榆林窟都去看过,对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印象也很好,念想不忘的是张掖的马蹄寺石窟和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对云冈石窟因不甚了解竟没有惦念过。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有机会来看看当然也是绝好的。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景区入口修缮的很漂亮,这都是曾经的耿市长所做。原来的云冈石窟就在109国道边上,周围经过的都是拉煤的大卡车,曾经来过的朋友说,那个时候的云冈石窟的大佛身上都是层层的煤灰。在大同经常听到耿拆拆的提法,这个耿市长为大同的建设作了很多的实事。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等候的大厅里三尊大佛闭幕凝视。感谢招待我们游学的李同学,为我们的大同之行想尽了办法,而且运气很好的赶上了三月末最后一天的淡季门票。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这些都是后来修缮的,完整的一个公园的模样,规划了游客的时间,挺好的。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佛光大道上的佛塔一字排开,很有气势。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过桥前方就是石窟群,27个同学们一起,一次难得的游学经历。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一窟、二窟为双窟,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了。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主像弥勒菩萨高约10米,两个菩萨立像各高6.2米。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据说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下巴圆润,微胖,近观也很美。云冈是适合下午来的,当有阳光射入石窟,更加增添了佛像的生动。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头饰繁复,细腻而尊贵,面目表情慈祥而睿智,给人安宁的感觉,信仰对人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它是古人所追求的生活意义所在。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这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导游说,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的。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五窟与六窟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年间重建。第六窟,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石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着实让我开始目瞪口呆,没有想到云冈石窟的雕饰如此华美,如此巨大,比之曾经看过的洛阳石窟好很多,真正是自己孤陋寡闻,真正的精品原来是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色彩斑斓。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因为在头顶,我拉近了镜头才能模糊的照出,而实地的场景是如此的精美,如此震撼!艺术之美是可以引导人向善的,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片子,很多监狱的犯人被带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就此改邪归正,心存善念,我甚是笃信,每每看到这些古人们千年遗留下的艺术,我都感觉生命好渺小,在城市中所追求的物欲是那么傻,虽然也知道回到城市还必须重新回到世俗中,可是也许是看多了这些直逼心灵的大美,有时候真的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虽然我知道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造像气魄雄伟、丰富多彩。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连交叠的手指都如此巨大。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身边无数的佛像,大的小的,坐的、行的,眼花缭乱,美轮美奂。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而这最绝之处还在两窟是同时开凿,中间的墙壁上也是雕栏画栋,而墙壁仅仅厚度为2厘米,在这墙壁上有一个小洞,可以看到旁边的另一个窟,如此精湛的技艺,真正令人叹为观止。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站在这样的石窟里,完全是目不暇接,每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各式各样的佛像,它们面带微笑的表情,让你的心从喧嚣中沉静下来,时间都仿佛变慢了,一点点的,仿佛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佛像的面相都相当清秀,很是英俊。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二十窟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这尊佛像可以说是云冈石窟的名片了,在门票和各类宣传片上都是它的样子。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这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跟着导游,一个小时不到也就结束参观,导游说的挺好,也说到了各种原因导致云冈石窟的名气不够大,深深的遗憾。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法华经》上说“入佛知见”,是我们真心在本性里,不是从外面来的。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己本性而已。保持人之初的真性情,就是有一颗佛心吧。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心至静,行至美,大美其美。这是参观过云冈石窟后的体会。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温暖的阳光,清新的鲜花,灵动的微风,一切都安静可见。人生最好的境界应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当选择以静的姿态看世间万物,一切不过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和经历罢了。差距还很大,尚需努力修炼!

心至静 <wbr>行至美---大同云冈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