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延伸(4)--天津劝业场

标签:
劝业场天津劝业场华世奎八大天天华景 |
分类: 绿色激情 |
劝业场的建筑风格明显受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影响。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七层之上建有高耸的塔楼,由两层六角形的塔座、两层圆形塔身和穹隆式的塔顶所组成,看上去气派非凡。
商场门口有名的“大铜钱”,它以中国传统的“奇门遁甲”为基础,蕴含了“财源广进,商业发达,转(赚)钱与聚宝”的主题。
据说劝业场对面商场总是生意不好,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劝业场的风头太盛的缘故。
劝业场创始人高星桥(1881—1948),江苏南京人,铁匠出身,自幼聪颖好学。20世纪初曾任直隶井陉煤矿司磅员,深受该矿主管德国人汉纳根的赏识,连任十年,渐有积蓄。但兴建商场并不够,于是说服了庆亲王载振成为了劝业场的二股东,载振给商场起名为“天津劝业场”,取自“劝吾胞兴,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
这样一座有历史的商场,逛起来和平时逛各个地方的百货大楼确实不一样。走进中庭,“天津劝业场”的大字牌匾字迹稳建,苍劲有力,是由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写,据说华世奎先生是拼起了三张大八仙桌铺上纸,一气呵成。华世奎先生一生只有二幅大字榜书,除了北京的“和平门”,就是这一幅了。
商场里也有华世奎先生的照片。
古旧的楼梯,光滑的大理石台阶,岁月的流转一点点的铺陈,在这里逛商场,更多的是一种深入在百年老建筑中的那份意境。
劝业场在当时就是一个多功能商场,就和现在时尚的商业综合体一样,真正具有超前的意识。它包括天华景戏院、天宫影院、天乐戏院、天会轩游乐厅、天露茶院、天纬台球社、天纬地球社、天外天屋顶花园在内的八个娱乐场所,当时闻名遐迩,合称“八大天”,有“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之说。
当时在天华景戏院经常演出的有各大京剧名角,日夜爆满。这种形式的商场在当时华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天华景戏院由高星桥之子高渤海经营,所赚之钱又在劝业场”的边上,盖起了一座“渤海大楼”,小时候到天津,大人们都会带到这边来看看,可是当时什么都不记得,就记得在步行街吃过的肯德基啦。
如今天华景剧院还在继续,京剧、评剧、越剧、梆子、话剧、其他剧种、歌舞、相声、杂技等一应俱全,可惜我去的那天没有开放。
商场六楼的很多老照片
在天华景戏院演出过的各类名角,想来爷爷奶奶那个时候那么喜欢京剧,一定是那个时代熏陶出来的。
现在劝业场的八大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走进商场有很多门,刚才的那个是介绍劝业场的,这边这个是介绍八大天的,稍微关注了一下,来来往往的行人真的有人看,估计也是如我这般的外地人吧。
滨江道上大部分都是老字号,这个南京理发店据说曾经也很有名。
老字号福锡盛的帽子店。
手机夜景效果确实不好,以后有机会用相机来拍。这个赫赫有名的国民饭店。
瓷房子
还有赤峰道上的张学良旧居。
民国的风味与现代高楼的交融不知道是否是天津专属的味道。总而言之,天津这座城市,人很知足,愿意守着自己的小家有滋有味的生活,而不愿意到外地去辛苦打拼,其实崇尚慢生活,懂得享受人生,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