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北路---天津的“华尔街”

标签:
解放北路特殊保护天津汇丰银行金融街 |
分类: 绿色激情 |
到天津住到了“和平宾馆”,挺开心。老房子啊,而且就在五大道上,每天早晨的功课就可以从五大道走起了。不过当天还有点时间,于是放下行李先去解放北路。
路上随处可见的小洋楼,忍不住在车上就拍了起来。
小白楼一带,曾经是美国租界。
如今这一片也是各种高楼林立,商业繁华。
天津建卫600余年,从明清两朝到民国时期直至解放,经历了百年荣辱曲折和和历史的风雨飘零,却也保留下来相当多的人文遗址和历史景观,隐匿在大街小巷中,尤其是这些凝固的音乐,各种形色的建筑穿越了时光的阻隔,真实的再现着曾经的过往。
车子即将拐上的就是著名的被称成为金融街的解放北路。天津市的财政、税务、金融管理,特别是各大银行的天津市分行大都集中于此,其办公地点就设在那一幢幢高大的西式楼宇中。
天津第一饭店原来的泰莱饭店,是一座建于1922年的英式建筑风格建筑。我也从这里开始逛起来。
西洋古典风格、俄罗斯传统风格、巴洛克和后期集仿主义风格以及现代主义风格,在这里形成一组宏大的建筑群,豪华凝重,一派欧陆风情。
这两排建筑丝毫不逊色于上海的外滩,而整条街的低调气氛却也显示出天津人特有的内敛不外露。
大门的装饰内敛、精美。
其实这是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走在其中却很有味道。
大楼的细部都精心的雕琢,好像绑在柱子上的一个个蝴蝶结。
解放北路149-153号,原麦加利银行大楼,现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解放北路支行。很喜欢的一栋建筑。解放北路上的好多建筑前世今生都是银行......麦加利银行亦称渣打银行,总行设于伦敦。天津分行开业于1895年,1954年关闭。该建筑建于1926年,为二层钢混结构楼房。建筑主入口由六棵爱奥尼克式巨柱形成开敞柱廊,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
厚重的金属大门,森严贵气。
这是解放北路147号,曾为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银行组成的“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现中国工商银行解放北路支行)特殊保护建筑,该楼建于1923年,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金融机构。
有好多藤类植物,繁花似锦其中,更增加了建筑的活泼与生命,很是喜欢。
这是解放北路90号,原花旗银行大楼(现中国农业银行天津解放路支行)特殊保护建筑。美国花旗银行创立于1812年,总行在纽约,天津分行开设于1916年。该行除办理存放款、汇兑业务外,还发行钞票。首任华人买办为金亮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行被日本没收。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恢复营业,并依靠其政治优势取代了英国汇丰银行而成为天津外商银行中的霸主。天津解放后,该行撤离。
该楼门前由四棵爱奥尼克式立柱支撑,构成开放式柱廊。据说厅内有欧式雕饰,整体为西洋古典风格。
解放北路88号,原中南银行(现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和平分行)特殊保护建筑。
解放北路125号,原仁记洋行天津分行(现天津市建设装饰工程公司)重点保护建筑。
解放北路129号原仁记洋行天津分行。
解放北路82号,原汇丰银行,特殊保护建筑。英国汇丰银行是当时天津财力最雄厚的一家外资银行。1925年在解放北路86号建成一座大楼,分主楼和后楼,建筑风格属于希腊古典复兴样式。东面入口两侧,对称布置4根高大爱奥尼克柱,重檐形檐口。两旁门则用了两根塔司干式圆柱承托着冰盘式样的檐形门罩。南面(临大同道)是八根爱奥尼克式廊柱。
话说间,黄昏来临,为解放路上的建筑增添了一丝金碧辉煌的魅力。
解放北路117-119号,原中央银行(现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特殊保护建筑。该建筑建于1926年,由中国建筑师沈理源设计!4根巨大爱奥尼克式柱子构成的通敞柱廊,颇有气势。
夜色黄昏之下,很多建筑细节看的不够真切,不管那么多人文纠结了,慢慢欣赏吧。
解放北路103-111号,原大清邮政津局。1878年3月9日,经清政府批准,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于当年3月23日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现营口道2号)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邮政机构。同年7月向全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80年1月11日书信馆改名为“天津海关拔驷达局”(英语POST译音,即海关邮局)。1884年迁入此楼办公。1897年2月2日改名为“大清邮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独立的系统。1912年“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现为天津邮政博物馆。这邮政的渊源真是留长啊。
眼花缭乱之中,被金色的建筑冲昏了头脑,如果要细细品鉴,还需要白天慢慢来逛逛。
走进一个门楼里,感觉里面的建筑很幽深,可惜门口看大门的没有让进去。
解放北路10号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现天津市百货公司)。
解放路到头就是解放路桥,也叫做万国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和平两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最初建于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很小的时候到天津,爸爸妈妈总要带来看看它,印象中似乎看到过它开启的样子,不知记忆是否准确了。
对面是一座新桥,都没有这百年老桥来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