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端午假期第一天——桐庐白云源

标签:
白云源富春江宋体《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
分类: 绿色激情 |
起承转合皆有因,繁华际遇皆有意。成画660多年、分开360多年、分藏浙江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60多年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于 6月1日首度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旷世合璧。
《富春山居图》成画后,数度流转,被人视作珍宝,上至乾隆爱不释手,下至民间收藏家死后也想将此画焚烧陪葬,也许是因为这幅画传递的宁静与和谐的意境更契合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吧。
沸沸扬扬的“富春山居图”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实景地富阳,于是决定去看看真实的富春山水。
功课做了一半才发现原来桐庐的富春江仅仅是整个山水行程的三分之一,而真正的富春江精华沿岸都在建德市附近。最终决定第一天住桐庐白云源,第二天去建德富春江。天气预备说端午期间有中到大雨,但我们还是执着地冒雨出门了。心中想着或许雨中才更能体会富春江畔的意境呢。
一路前行,雨落不断,至宣城附近时竟然开始瓢泼,只好找个服务区休息等候,出门在外自然是安全第一。
就这样一路忐忑不安的慢慢行进,终于在下午1点左右到达了杭州附近的桐庐县。桐庐小城干净可爱,可是我们只与之擦肩而过。出了城没多远就看到了水面宽阔的富春江,过大坝,沿着富春江边前行,两岸青山如黛,枝叶在细雨的洗刷下青翠欲滴,赏心悦目之余竟然还看到有人穿着雨衣泛舟垂钓,真是懂得享受生活之人。
突然的顿悟,为什么总是想出门,为什么总是希望贴近自然,也许很大的原因是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高低贵贱,无论你贫穷富贵,只要你用心贴近它,自然都会用它的秀丽或壮美熨贴你紧张失衡的心灵空间,回报你的点滴欣喜和认真的感动。而在城市华丽的高楼之下隐匿的却是拥挤,是明争暗斗的竞争,还有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欲罢不能。
沿着严子陵钓台方向,拐入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岔道,知道白云源应该不远了。狭窄的山道蜿蜒崎岖,看到了网上没有定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农家乐,一直快到景区尽头我们预定的白云人家农家乐才出现在眼前。
农家乐主人很健谈,一路担心我们不来,打了很多电话和短信,而我们也终于不远千里冒雨赶到了。主人说我们是第一家安徽过来的呢。
安置好行李,一家三口穿好雨衣隆重向景区进发。白云源是我们做功课发现的一个较为野趣的地方。并不是常规人旅行所到之处,而这正是我多年的喜好——不走寻常路。
在景区大门口看到了一个刻在石壁上的大大的繁体“龙”字。
沿着竹林向上就到了真正售门票的地方。连售票地都那么隐匿。
坐上环保车,我们进山了。
环保车前段走过的路上风景一般,从鸳鸯谭下车后,便开始溯溪而上。
一路上因大雨而使溪流由小溪到大溪,有小瀑到大瀑,真正是看够了青绿的山石之色,听够了刷刷的流水之声。而山中的负氧离子更是在雨中蓬勃着,滋润着我们的每一片心肺。老公说,难得我们冒雨而来,而为此也看到了最好的水景。
这里有水有桥,有山有石,就是稀有游客。所以虽然雨丝又开始猛了,但我们的行程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尽管我飞速的拿出相机拍一张再藏起相机,但那豆大的雨珠还是不停地跳入了镜头。
把速度放慢,想看一看那到丝绸般的水帘怎样从青潭中倾泻下那曼妙的身姿。
青潭中的一汪碧水幽深不见深浅,却有着说不出的神韵。
40分钟后走到小龙瀑,小龙瀑分二段,大瀑从山谷裂缝中泻出,斜落潭中,小瀑溢出后翻过岩岗,白花花地流向溪谷,不见所踪。这一段山水之程走到这里暂告一段。
大龙瀑有名的是山顶上伸出来的观景台,但天色已晚,工作人员一来担心上山路滑,而来也希望我们早点回去,他们也好早点下班,极力不让我们攀爬。于是我只好远远望一望,谁让雨那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