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ylinda
ylind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885
  • 关注人气:2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在紫竹院

(2011-01-01 19:55:16)
标签:

北京万寿寺

北京艺术博物馆

紫竹院公园

情感

分类: 绿色激情

    这是2010年最后一次北京之行,难得一个暖暖的冬日,距离上火车还有6个小时。不甘安静的我按照前晚准备的线路出发了。

   上次取道西直门去的八达岭,今天又是这一片。车子过了西直门转弯继续向西,过了动物园,来到了紫竹桥北,苏州街南的北京万寿寺,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目的地。

   北京万寿寺有京西小故宫之称,是皇帝们从皇宫到颐和园中途休息的寝宫,门口一条小河据说就是停歇的水榭,远远看去颇有特质,据说后院还有一座尼泊尔的塔,从1985年开始北京艺术博物馆就建立在此。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上前询问,在哪买门票呢,门口几位晒太阳的小伙子上下大量了一番说,今天周一闭馆。真是没有料到,站在门口远远看到寺院里有游人晃动的影子,不忍就这么放弃,于是开始不厌其烦的与他们沟通起来,虽然他们对我说里面是工作人员,然而对我这学过很多营销学的专业人士来说,稍稍一看我就知道肯定是游客了,可他们就是不让进,于是一边也晒着太阳,一边厚着脸皮聊着,真希望能找到切入点完成我的心愿,但任我好说歹说,这时候北京人遵守原则的特性表现的真是淋漓尽致。可是这个原则只是针对没有权力的百姓的,那些进去的游客呢?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照到这里突然发现相机没电了,接着又被一个胖胖的老奶奶训斥了几句后,只好灰灰的走了,好在我还有后续线路呢,收拾心情重新上路。知道这里离紫竹院公园不远,于是问了人,沿着河边,晒着太阳继续前行。

    走入公园大门心情就异常的欢喜。公园里难得美丽又幽静,就这样一个暖意洋洋的午后,着一袭淡紫色羽绒服的我也如风景般融入在这竹林悠悠的大公园里。(后面皆用手机拍的,效果不好)

游走在紫竹院

    公园不小,水榭楼台很多,薄薄的冰面上冻结着一片片的竹叶,感觉着它们的生命就这样被冻结在天地之间,也许不知哪天春风一吹就会突然醒来。

    走到一个背山抱水,颇具匠心的地方,亭子上写着——八宜轩,门柱上有楹联一幅,“雨雪风霜竹益翠,诗书画印景宜人”。环顾四周,亭子前面是一池荷塘,后背是一片翠竹,而池心的小岛中竟然还有着高高的芦苇丛,在光线的散射下呈现着逆光的阴影;顺着小路向前有三个佛龛式的莲花座,蜿蜒在九曲回廊之间;西侧还有好几块巨石,上面镌刻有画竹四幅,古印四方,在大石头上刻着红红的印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很是喜欢,细细想来,觉得亭子的名字确实情景交融、极为妥帖。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游走在紫竹院
    轩边还有一卧石,上面有清华大学教授,画家朱乃正先生所撰一篇赋文《八宜轩记》,我拿出纸笔摘抄了几句:京西偶有紫竹院为纳百竹之盛,邻市处静,院有一岛,上筑敞轩,卷棚歇山,山翠环簇,幽静可通南邻,莲池碧叶接天,…况复晨昏寒暑阴晴圆缺,凭轩徘徊之际当应目会心,而自入佳境也。八方君子尽兴乎来。甲戊中秋,朱乃正撰并书。古文就是好,简简单单,意味无穷。

    耳边有悠扬的音乐轻轻飘来,真是一个禅思的雅地。果然看到两个中年人,面朝这一潭池水,凝神闭目的神思,于是我也坐了下来,好好享受着阳光的爱抚。身边偶有游人的脚步和小孩子的喧杂声,似还有练歌的大爷一遍遍的歌声从远处传来,而那两人面对微笑,仿若大隐于这颇有些生气和世俗的世界里。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领导的一个电话把我重新拽回了现实,我压低嗓门,生怕打扰了那两个人练功,回头一看,那位女士竟也开始接听电话,哑然失笑,世人无论在哪里都无法摆脱尘世的烦扰,但如能寻到一刻时光跳出尘世,静心一回,放松一回,也就非常完美了。

    起风了,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12月,虽有阳光还是有些寒冷,我拍拍身上的尘土,搂紧了羽绒服,向东门出口走去......

 

    (早晨起来听到新闻说史铁生去世的消息,很喜欢他的《我与地坛》,刚才找出来又读了一遍,依旧真实而感人,2011年若再去北京,我会去地坛看看,有的人,有的文章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