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最后一天,天空明朗,虽然每年的最后一天总有些奇怪的伤感,但是仍然希望自己的心情能如中午灿然的阳光一样,留下一串温暖的回味。2009的最后一篇博客,就写一写南京博物院吧。

借出差之机,提前两个小时来到了南京博物院。这座仿辽的宫殿式建筑就如它的历史,渊源深厚。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深深迷恋那些深埋在历史里的古物。小时候感觉上下5000年的中华历史距离我们太遥远,当我开始一点一滴的去接触那些拙拙的器物,才发现历史真的不是我们想象般那么悠远,他们仿佛就在时空的隔壁,演绎着一段段灿如烟花的绚烂。就如《台北故宫》中看到的那枚小小的橄榄核雕,真的就好像我们站在时空的岸边看着东坡先生,一叶扁舟,夜游赤壁,那疏离斑驳的船灯,那觥筹交错的杯盏,那自在畅快的笑声,全都停留在一摇一晃的时光隧道里…

簇花玉洗青玉,这是玉石馆中的一块温润的美玉,下部是盘根错节的镂空,上面是多多盛开的花瓣,真正是优雅大方,如一冰肌玉骨的素色美女婷婷楚楚。

这是一块菊瓣形玉盘青玉。盘作菊瓣形,瓣绽3层,每层28瓣,由内向外逐层放大,颜色极青,美的炫目,不似人间之物。

这是一对略带暗红的玉瓶,仿如一对冰清玉洁的小姐妹,玉树临风。

云锦是南京的特产,因为美若云霞而得名“云锦”,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云锦馆中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据说是目前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看着两个姑娘在一针一线的踩踏,那舒缓的节奏让我再次体验了时间从指缝间穿梭而过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博物馆才可以享受到。

忘了它叫什么,我把它叫做单耳鬲,好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饭锅,亦或是一种酒器。

真正的编钟应该在湖北,这个应该是仿制的,但据说仿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它大方而庄重,古典而秀丽,最主要的是音色的纯正。所以古人的智慧常常令今天的我们汗颜。

粉青釉天圆地方葫芦瓶,亦是清代器物,发亮的青釉带着道家天圆地方的神采,飘然而至。

螺蛳型灰陶壶,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虽古古灼灼,却时尚大雅。

曾经在书中看到一个国宝级的西汉小金兽被誉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可是一直没有找到,问了管理员才知道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是轮展的,我专程的来看它,却只能留下遗憾了。从网上宕下了它的图片,给大家共赏。
它的造型似虎亦似豹,据推测当年的用途应是用于镇席和压邪。它的神态极为乖巧,张口微笑,似乎有些害怕,又有些害羞,非常惹人怜爱。

门外依旧是喧嚣的世界,可是在博物馆里一一走来,心思会变得澄明宁静。我甚至坐在大厅中间,看了一段时间自动播放器展示的光碟。如今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似为一种优雅的摆设,但如果真的能通过文化来净化自己,取悦自己,也为尝不好。看着历史尘烟中走来的那一个个精品,希望2010年的自己能够更加敏锐的把握内心的自我,希望外在与内在的我能像大自然的山水般水乳交融的自在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