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逃亡
爬上一个山顶,向远方望去,看到远处红色白色的小木屋在对面山上灼然发亮,在黄绿色的背景下,好像看到了图片中瑞士的小山村。喀纳斯——我们来啦!
在三队人马汇集后,大家在山顶休息等候、布置安排。我和紫霞突然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羊羔崽,它可爱极了,浑身上下雪白柔软的毛,抱起来就像抱着一只毛茸茸的猫咪,她哞哞的叫着,找不到妈妈了。紫霞找到一罐牛奶放在手心喂它,十分担心它的生存问题,小马夫说,没有关系的,到了晚上,它的叫声会把它妈妈叫来的,不用担心。很多时候,动物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而我们人类总是多此一举的瞎担心。
直到牟来找我,才发现由于刚才与小羊嬉戏,错过了开会时间,大致了解因为我们是徒步进入喀纳斯景区,所以若能避开景区查票人员,就可以省去230元/人的门票。由于大批进入目标太大,领队安排我们三三两两的进入。于是蔡鹏、孙凤军、小仝、莫琳和苏文迪5人从左侧下山,我、牟和蔡凯五分钟后从右侧跟着下山。刚下了一半,
看到一个紫霞队女队员坐在半山腰,我们好奇迎上前,她说,你们看山脚下在查票呢。顺着她的目光,隐隐看到山脚下有一辆中巴车,旁边几个穿军大衣的人正拿着望眼镜向这边山上看过来,前几批下去的紫霞队员都聚集在边上,看来都“落网”了,怎么办呢。
对面山上的蔡鹏5人还在向下走,我们急得又是摆手又是大叫,可是由于事先没有预留电话,对面的他们只能看到我们的手势却不知道说什么,但是他们也停下了脚步。看来真的要靠自己去突围了。其实这场游戏中,已经不是门票的问题,而是一场有对手的防守与突围的游戏,真是很刺激。瞬间我们的斗志都被激发出来,想着如何绕开如何突围。三人商量的结果是空旷的山坡上目标太大,我们从侧面绕到树林里,再从树林穿过到马路上,这需要绕很大一个圈子。可是我们很坚定的饶了过去,坚决不能落网。
每人背着自己的大包,我们下穿到了密林。涉水跳过不宽的小河,小心穿过铁丝网,进入了周围密林。环顾四周,这里好像是附近牧民家的圈养场,走过一个圈养场,又是另外一户人家的圈养场,已经看不到穿军大衣的人了,
但离景区的马路也越来越远。圈养场真大呀,好像二、三个足球场,走得我们连方向感都有些模糊,好不容易看到几个哈萨克族小孩,可是他们听不懂汉语,真像是到了外国。正当我们立在一个大大的圈养场中间,不知该如何时,远处一辆中巴车向着我们直开过来。唉,看来还是被发现了,实在走不动了,做好了束手就擒的准备。中巴车停下后,我们才明白这是景区内的中巴车,司机师傅一看我们就知道是从白哈巴徒步过来的,他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三个厉害,你们已经进入景区了。虚惊一场,我们三人欢呼起来,终于成功突围了。
后来的情形是,快乐队只有我们三每人花费10元乘坐景区中巴车成功到达当晚宿营地,全队近百人只有十多人成功突围,而蔡鹏他们几个人由于拒不愿“落网”还出演了与景区人员相持对抗的一幕,直到深夜10点才回到我们喀纳斯的驻扎地。
萤火虫小队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有个朋友这样对我说,这是个神秘的地方,是上帝的后花园,上帝只是把门开了个小缝,“凡人们,你们只能远远的看一眼,只要你们多做善事,死了以后就会上天堂,到时候就可以来我的花园做客了!”,于是,想上天堂的人纷纷来看看,看看以后的归宿到底是个什么样呢。虽然上帝用它薄薄的雾蔼藏着掖着,却永远无法阻挡凡人的好奇心。
于是我们这群凡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带着深深的希翼和好奇走近了喀纳斯。喀纳斯的天气真的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推开窗,大雪纷纷扬扬,把红色的小木屋衬托得宛如童话世界。今天的行程是景区内的自由活动。
我们穿上了所有带来的衣裤,还是仍不住瑟瑟发抖。走出门,看到上海那对情侣正准备出发赏雪,佩服之余我们还是退回房间,等待统一行动。鉴于昨日我们三人成功突围,蔡鹏、孙凤军开玩笑说,这次无论如何要跟着我们走了,并美名其曰为“萤火虫小分队”。后来我们才知道,“萤火虫”得来与蔡凯那件鲜艳亮丽的黄绿色防寒服,好像萤火虫的灯光耀眼夺目。
雪仿佛瞬间停了,天渐渐明朗。观鱼亭的上山汽车由于突如其来的大雪而暂停,观赏喀纳斯湖六道湾的快艇也暂停了,看来只能看到喀纳斯湖的三道湾了。我们八人买了张景区地图,混杂在各地旅行团中开始游览。登上快艇,终于看到了著名的喀纳斯湖。也许是我们到达的时间不对,快进入严寒冬季的喀纳斯湖给我的感觉还是高山湖泊的严肃和寒冷。第三道湾很开阔,据说湖怪就在这里,当然实际上湖怪仅仅是个头很大的大红鱼而已。一直感觉只有这些神秘的生物才是这块土地真正的主人。站在快艇上,不得不随时用手拽着帽子以防被大风吹落;天空时阴时晴,变幻莫测。感知中的喀纳斯湖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隐隐包含着一种开阔的傲然和神圣的不可侵犯。也许真的不应该有那么多人来打扰它。
上岸后,开始顺着湖边一路嬉戏。人多就是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异常活跃。我们唯一一张萤火虫小队的合影就此诞生在喀纳斯湖的激流边。坐上景区公交车,准备去看神仙湾时,纷纷扬扬的大雪又飘然而落,漫天飞舞的雪花
中我们顺湖而下,月亮湾、卧龙湾,每个景点都有不少的游人,每张照片中都能看到我们被冻得红红的鼻子。可是我们依旧非常快乐,因为我们和谐的萤火虫小队。很多时候,风景是旅行中的一部分,而志同道合、心领神会的同游者更是旅行中不可多得的乐章。
三个湾都别有特色,可是都没有看到它们最光彩的瞬间。后来听上海的情侣告诉我们,他们俩早晨出发太早,景区公交车还没有开,于是他们顺着马路一路前行到了神仙湾,空无一人的神仙湾,呈现着世外桃源的美丽,在茫茫雪花的映照下,空灵绝顶,虚幻缥缈,似仙灵圣地。他们遇到了修建路边电缆线的工程师,与这对类似黄蓉、郭靖类型的情侣异常投缘,给与了相当多的精彩介绍,并亲自开车把他们送回了营地。也许只有他们俩真正领会了神仙湾的神采,这也是缘分。
莫琳的生日宴会
当晚驻扎在喀纳斯的毡房,是我们此行对游牧民族生活的一次绝对体验。到达时,天还没有黑,三个毡房围绕在一起,一个男生宿舍,一个女生宿舍,还有一个主人的房间。主人是典型的哈萨克族人,仅仅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就这样憨厚的看着我们笑。
毡房外有一个砖砌的坑,快乐告诉我,这是他们烤全羊用的,而我们却先把蔡凯带的玉米烤熟了,真是又香又甜。一个人静静的跑到对面的小山坡上,看到群山之间那一个个白色毡房,星星点点的分布在开阔的牧场中,还有零零星星的马匹散布在四周低头啃噬着草根,就这样默默的望着,听着嬉笑声远远的传过来。
“毡房、老马、炊烟、夕阳西下……”在大自然顺手铺陈的作品前,文字往往都是多余。
开饭了,才知道今天是莫琳的生日,在这荒芜而美丽的天地间,度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宴会,这是莫琳的幸运,也是我们快乐队的福气。
大家都聚集到了男生的大毡房里,围坐在烧得红彤彤的炉火边,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最真诚的祝福。孙凤军贡献了无数烤鱼烤肉并亲自操持装盘,蔡鹏贡献了一大瓶葡萄汁,老郭甚至跑到附近牧民家买了一瓶特产白酒,她的男朋友苏文迪本准备从附近买一个生日蛋糕,在如此环境下竟也成了一个实现不了的愿望。幸亏小伙子精心准备,竟然拿出了从乌鲁木齐带来的一个迷你蛋糕。小小的蛋糕在几天的颠簸中已经被压得失去好看的形状,可是每个人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在歪歪斜斜的小蛋糕中所倾注着那份深情。难得的开怀畅饮,难得的全家福场面,大家被要求每个人喝一口酒,并发表感言。海霞对大家的情感状况无比好奇,经常猝不及防的发问;孙凤军讲述了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还有老郭出口成章的笑话,都引发着大家一阵阵的开怀大笑;在这其乐融融的场面里,上海情侣中那位男孩子说,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种幸福。是呀,此时此刻的我们都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在喀纳斯毡房的一夜,成为这次行程中的经典。那夜毡房外是零下数十度的气温,毡房内却沸腾着火热的激情……深夜有雪花飘落,细如牛毛,落在我们的毡房上泛着隐约的白光,马蹄声、嘶鸣声落在枕边,落在每个人甜蜜的梦里,落在同样洁白的雪山上…..
马背上的行程
由于有了18公里的徒步体验,对从喀纳斯到达禾木的36公里徒步,我们大部分快乐队成员选择了骑马进入,只有莫琳、苏文迪还有上海那对情侣依旧选择了徒步。现在回头来看,那段美丽的天路真的应该徒步走过,当然对马背上近一天的行程也不后悔,毕竟这也是平生第一次啊。
由于都是第一次骑马,在出发的最初阶段,都是我们和马匹的互相适应过程。大家知道这一天都靠它们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坐骑呵护有佳,尽可能的讨好它,希望它可爱又听话。低头对我的小灰说,要乖啊,好好走,到地方给你吃巧克力啊。老郭在旁边听到,大笑不止。可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呢,看看牟,海霞,甚至蔡鹏都在低头和自己的坐骑“亲亲我我”。无奈的是,它们不是驯养场的马匹,除了马夫的吆喝外,它对我们的软硬兼施总是不理不睬,有的家伙喜欢带头,不论何时总是跑在最前面,有的家伙好吃,只要看到丰盛的草根,立即凑上去啃上几口,还有的家伙喜欢喝水,看见水塘就停下喝个没够,小灰也一样,好在它喜欢集体,一般都跑在队伍的前半部,竟也适合我的个性,除了一次它为了吃一掬青草竟把我带到了悬崖边沿外,对它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不管怎样我都喜欢这群彰显自己无拘无束个性的家伙们,在这广阔的草场里,在这丰溢肥美的广阔天地间,保持着简单、桀骜的个性和它们的哈萨克主人们世代生活着。
马背上的风景和徒步行走还是有一定差距。而这段路程的美丽在于一条“马路”一直围绕着一条河流蜿蜒辗转,
没有考究它究竟是喀纳斯湖的延续还是禾木河的全貌,只是从马背上看着它静静的流淌,从每个角度折射着太阳的光线,那份波光粼粼,仿佛是它充满庸智的独思;从悬崖边看到它波涛暗涌的高低错落,那是一种大气的力度,好像是它豪迈的踏步行走;从山谷树缝中看到它秀着自己最亮丽的风姿,那是它风情万种的柔情。曾经有那一刻,我骑着小灰站在悬崖最高顶,远远俯视着群山万壑,一份豪迈之情勃然而发,真的有了一种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感觉,人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很容易打开心胸,很容易培养宽阔与大气的阳刚,其实大气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令人欣赏的一种难得品行。
马儿们的踱步到了下午开始加速,因为马夫们想尽早向回赶路,他们开始策马扬鞭并高声吆喝,说着只有他们自己和马儿能懂得话,于是马儿们在主人的带领下,都开始加速奔跑起来,牟的骑姿已是相当娴熟,脸上蒙着头巾,只有眼睛露在宽沿帽下,飞驰奔跑时,真像是阿拉伯女侠来了。羊肠般的小路上可以看到我们马队急速前行的背影和身后扬起的阵阵尘土。远远望去,每个人都成了猎骑的高手,只有自己知道那份颠簸远没有外表看过去那样潇洒,当然我们毕竟只是马背上的过客而已,也是这段天路的过客而已,然这种过客般的体验却深深烙印在了我们这群城市人的心里。
气质绝佳的禾木
禾木是一块有着自己独特气质的地方。那里曾经有游牧的图瓦族人世代居住,他们在那里享受着每天的日出和日落,享受自然的纯粹,享受生活的简单,享受这块上帝都偏宠的神秘园。这是我在图片上读到的禾木。当我们终于在傍晚时分走上禾木村古朴的拉绳桥时,才真正贴近了真实的禾木。
收拾完毕,
和牟携手登上了观景台。这是一块平坦的山顶,有修葺的很整齐的木条栈道,很成熟的景区的样子。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整个禾木村的全景。一大片一大片的木质房屋,鳞次栉比。如今的禾木在驴友中已经很出名,大批大批的旅者和摄影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每个旅店都住满了游人。碰到了快乐,他指着远处一座小小的庭院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小羊军团在禾木的驿站——禾禾驿,很好听的名字。
都说禾木的晨雾很出名,早晨虽落了雪,可是我们大伙都再次登上了观景台,站在晨曦中,等待着日出和晨雾。无数的摄影家们拿着各式“长枪短炮”苦苦守候着,美丽绝佳的艺术创作,除了善于发现还必须有充足的耐心,尽管到最后日出还是若隐若现,然那些守候者和禾木一起构成了我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若和国内众多风景名胜区相比,禾木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但是看过了太多原生态的东西,我们的眼光开始挑剔了很多。都说美丽峰还保有着原始的禾木风情,于是联系了摩的师傅,直奔过去。无法具体而又形象地描绘看到美丽峰的感觉,只是感觉呆在那里的二个小时异常饱满柔和。摩的师傅说那里就是五年前的禾木原状,美丽峰下,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牧场,数十户图瓦族人家靠山而居,在正午的阳光下,躺在铺满黄叶的无人草坪上,发现有一只神来之笔将调色盘倾泻而下又任意涂抹,肆无忌惮,又浑然天成,那是一幅近乎完美的大自然的秋景图,它就这样留在了我的心里,当我偶尔被生活中的碎细侵蚀时,被工作中的压力困扰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它,想到那段曾经美丽的时光,然后努力嗅着它的味道,寻找着心灵的平衡。感性没有什么不好,它让我在丰富自己、温暖自己的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好朋友们。
就要进入漫长的冬季,属于禾木真正美丽的季节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我们即将在禾木为这六天的徒步行程划上一个句号,老板娘说等你们这批人走了,我们也要下山了。想想曾经的牧民们在这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抗争着、自足着,守候着,盼望着…..如今他们的日子已越过越好,也可以不用太辛苦的忍受着严寒,只是希望着他们不要丢掉他们最宝贵的纯朴。回头望着美丽无邪的禾木,我的眼中仿佛看到即将进入冬眠的禾木,空空无人的小道、空空无人的房间、清冷的灶台还有雪地中莫名动物的足印,在漫山大雪的覆盖下还原出一个洁净、美丽、真实的偏远小城。它在沉睡中等待着,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呼唤。
分手的期待
徒步最大的感触就是和自然零距离的接触。眼中没有多余的人和物,没有多余的杂音和喧闹,没有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只有最自然的土地、河流、树林、山谷、马路,只有最纯粹的风的呼啸、云的倘佯、还有自己的脚步声和马儿的轻蹄声,然这最最自然的人生状态,有时候却很难寻觅。
出于对牟辛苦财务工作的感谢,小羊军团送给牟一本他们自己编撰的《新疆徒步宝典》,在即将分手的时候,牟把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莫琳,我们每个人都
在书本的扉页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相信这是我们共同珍贵的纪念。
回到了乌鲁木齐,我和牟参加了吐鲁番一日游,回到了走马观花的正常旅游,我们几乎无法忍受,那天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同样一日游的郑文彬,他是台州援疆的一位英语老师,在我们断断续续的聊天中,他为我铺陈了新疆另一番民族风情——南疆,它独特的民族风味,独特的民族氛围,独特的生活环境,让我在意象中完成了对南疆一次特殊的旅行。
此次独行的过程中,还认识了一位非常有缘份的朋友杨宗玉,我们俩乘坐相同的飞机,往返在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熟识的朋友,在去程我们只是相互大量了对方,但在回程却因为同座位的关系,越聊越深,现在已是通过邮件经常往来的朋友了,百年修得同船度,看来我们是修炼了两百年才修得了这难得的两次同机缘哪。
这是自己35岁人生中的一段风景,在那些色彩斑斓的画卷背后,扑面而来的是自己那份消散不掉、躲藏不开的追求和梦想,真的喜欢那种本质回归的感觉,喜欢那种体会和捕捉的过程,于是我知道无论行走的距离有多远,我们都会在超越自身的寻找中,完成一场场远赴心灵的约会。
后续
致我文章中的朋友们:
牟——咱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无论如何一定要叫上刘纪玲了,相信不管到哪里,咱们的三剑客组合永远都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口木——要感谢你对我此行最诚心的帮助,想想我独自辗转的回程,那份提心吊胆可不想再经历了。
老郭——一定要记得我们,就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那样,诙谐、达观、好脾气的郭总;
快乐——不知道你行走的步伐一直会延伸到哪里,只希望你的眼中能发现更多致真致纯的美;
蔡凯——要向你学习保持自己聪明的特立独行;
蔡鹏——平和助人的你身边一定不会缺少真心的朋友;
苏文迪——保护爱情的甜蜜和新鲜,就算它沉淀到岁月的河底,依然和她相伴一生;
孙凤军——蒸蒸日上的事业源于你开朗的好人缘,很多时候也是命中注定,想不发达都难;
郑文彬——吐鲁番一日游的朋友,谢谢你让我了解了民丰,让我了解了南疆,不会忘记在你相机中看到的那么多维族的孩子和棉花地里摘棉花的你;
杨宗玉——看到你就像看到熟悉的朋友,于是上天让我们错过一次之后不再错过,所以真正的缘分永远不会擦肩而过,你说呢。
最后还想感谢小羊军团,不论如何,是通过你们的组织才让我有了这一次值得永远珍惜并回忆的徒步体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