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妙说诸子百家

标签:
易中天儒墨道法诸子百家思想讲座 |
分类: 校园生活 |
讲座中的若干精彩语录:
殷商王朝为什么灭得快?因为他们不把人当人看,其中之一的表现是用活人来祭祀。祭祀就是请神吃饭,可见中国很早就有请客吃饭的传统。
古人守孝号称3年,其实是25个月。因为24个月是两年,再加一个月就算是3年了,要知道中国人是很会打折的。
请客吃饭时该怎么上菜?正确的方向是从主宾起按照顺时针方向陆续上菜,绝对不能逆时针——因为逆时针是遗体告别仪式。
周朝制定了礼仪,人和人有了等级秩序,位子坐得有高低了,有人就不爽了,社会就不和谐了。于是有了音乐,多样的音乐放在一起让人快乐,就不用再问为什么谁坐中间而谁坐角落,因为这是天意,要怪就怪你妈没把你生好呗!
中国从来就没有一夫多妻制,而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也分好几种,有一种叫通房丫环。通房丫环就是睡的房间和主人夫妻睡的房间是相通的,“男主人”随随便便就可以过去的,而纳妾就好像收编——“啊,来吧!”
周朝时的社会结构是天子负责的天下,然后是诸侯负责的国,最后是大夫负责的家,三级所有,层层转包。
原本是子爵的楚国做大做强后想升级,这叫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
魏武侯问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财大气粗的人和一无所有的人谁更有资格牛?田子方说:当然是一无所有的牛呀!我们一肚子学问一脑袋智慧是丢不掉的,不像你们的那些不动产随时可能丢掉。你们不用我,我随时可以去别的地方。虽然你们是皮,我们是毛,但是皮很多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孔子有个“外交系”学生宰予专门提问题刁难孔子,有一天就问孔子:“如果有个好人掉井里了,老师你跳下去吗?”这个问题很像现在的女孩子喜欢问男朋友的那个问题:“如果我和你妈一起掉河里了,你先救谁?”孔子的回答很简单:“不能这么问!如果真有好人掉井里了,我可以打110嘛!”
儒家是名义上的“执政党”,法家是实际上的“执政党”,道家是“在野党”,墨家是“地下党”。
韩非说“女子三十而色衰”。意思就是说:女人到了30岁已经不堪入目了。现场的女士们不必紧张,因为那是古代,女子15岁结婚生子,到30岁时是差不多了。现如今,30岁的女孩子还没结婚呢!
关于道德问题,西方民族曾尝试和上帝签约,而且签了两次,于是有了《旧约》和《新约》。
西方国家推崇的是契约关系。新郎新娘结婚,双方交换结婚戒指,那是在合同上签字;交换完戒指双方亲吻一下,那是在交换合同文本。每年一次的结婚纪念日,那是在确认合同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