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2016-09-20 09:36:19)
标签:

红军

长征

雪山

黑水

羊茸

分类: 行行摄摄
       红军长征最苦的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过草地,我在松潘、若尔盖和红原有所体验。爬雪山,我在黑水亦作了体验。红军长征翻越了五座雪山,其中有三座在黑水县境内,分别是达古雪山、昌德雪山和雅克夏雪山。黑水人民,在红军最困难时支援粮食700多万斤,肉食100多万斤,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达古雪山。到雪山要坐景区的观光车,在这条风景优美的山沟里行驶近40公里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沿途景点很多,但由于时间紧迫,不能停留观赏,只能从车窗欣赏这瞬间而过的景色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车行半道,遇上一群不速之客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原来是一群生活在山里的野生藏酋猴下山来觅食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与红军当年翻越雪山不同的是,我们要坐缆车上山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这是在缆车上看到的高山平湖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很难想象,当年红军在饥寒交加的情况下,是如何爬上这陡峭山峰的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终于到山上了。我是从这条世界最高的索道上来的,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雪山与我想象的有很大不同。雪山无雪,只有一小块亿年冰川在山谷里悬挂着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达古冰川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海拔最低,面积最大,离城市最近,最年轻的冰川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在上述“四最”当中,如今的冰川面积还算最大吗?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达古冰川被作家阿来称作“最近的遥远”,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冰川因高不可攀,在藏族群众心目中是神山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虽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雪山,但我还是有些激动,驻足山顶,让思绪随风飘扬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在没有索道的情况下,红军是怎么翻越这座雪山的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达古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如今红军爬山的足迹全无,沟里的几处红军遗迹均为后人所建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从达古雪山下来,进黑水县城要路过一个美丽富裕的藏族村寨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子叫羊茸哈德,如今前来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羊茸村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寨,民族特色十分浓郁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民们原来住在高山上,因生活不便,在政府帮助下整体搬迁到这里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里除了宗教色彩浓郁,政治氛围也不弱,党员户门楣上有明显标志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在这里不再是口号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这是村长家,我们叫别墅,村民不习惯这样称谓。全村四十多户,家家都住这样的房子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长家的客厅够大够气派的吧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二楼的起居室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干净敞亮的厨房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三楼的茶室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长家豪华,其它人家也不甘落后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至少从外观上看不出多大区别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这是村支书家,据说他们家的藏餐做得最地道,食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惊叹之余,我最想了解的是,村民们凭什么能住上这么气派的豪宅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陪同我们的乡干部说,村里主要收入靠旅游,还有虫草、蘑菇等,政府帮建力度也比较大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村子里的转经筒有好几处,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转经筒是用牛皮做的,更古老更具特色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时近中午,一个小姑娘搂着小狗在草地上吃午饭,奶奶也在旁边席地而坐,也许是她们不习惯在豪宅里用餐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老人指着远方,告诉我们她的家原先在对面的山坡上,老房子还在,偶尔回去看看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有文人将这里誉为冰山脚下的世外桃园

重走长征路之黑水篇
慕名而来的游客。诚愿在红军长征过的地方,多些羊茸村这样的藏民新村。祝藏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扎西德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