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之夜,梦回乔尔玛,那个天山深处的寂静山谷,那个守候烈士墓30个春秋的老兵和他的妻子,连同那段传奇般的感人故事,搅动了老笨三天假期的平静。今天,老笨翻阅这段记忆,缅怀那些默默无闻的筑路烈士,感动守墓者的诚信和情义。愿逝者安息,生者安然!

1980年4月8日,是陈俊贵永生难忘的日子。正在42公里处施工的基建工程兵某部2团2营指战员被暴风雪困在深山中。陈俊贵所在班班长郑林书,带领副班长罗强和战士陈卫星、陈俊贵奉命赶去营救,走时只带了20个馒头。风雪阻挡了他们的脚步。到第三天夜色降临时,他们遭遇了更大的暴风雪。班长口袋里仅剩下一个馒头。一个馒头分给四个人吃,也许谁也坚持不到最后。班长果断决定:“我和罗强是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陈俊贵,你把馒头吃了!”就在陈俊贵含泪咽下最后一口馒头,几小时后,班长晕倒在雪地上,临终对陈俊贵说:“一定要把上级的命令传达到2营……小陈,你能走出去的话,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陈俊贵和陈卫星因冻伤和饥饿晕倒后被牧民发现送进医院。由于深度冻伤,肌肉严重萎缩,陈俊贵住院治疗长达4年时间。郑林书、罗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部队驻地附近的那拉提大山中。陈俊贵、陈卫星被授予三等功,陈俊贵为二等一级伤残军人。
1984年,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这一年,陈俊贵与在公路收费站工作的孙丽琴结为连理,但天山深处的3天3夜、班长和最后的那个馒头,还有班长的临终嘱托,时刻萦绕在他脑海中。班长的父母现在哪里?陈俊贵只知道班长是湖北人。当他回到天山脚下得知部队已改编撤离了。
1985年冬天,陈俊贵辞去公职,携妻儿回到了独库公路边的那拉提大山里,铲除杂草,擦拭墓碑……他要告慰英烈:活着的人没有忘记他们!

经过不懈的努力,2005年9月,陈俊贵终于找到了郑林书家乡的地址――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上马石河村。得到消息当天,陈俊贵连夜上了火车。他要让班长家人放心:有我陈俊贵,班长和战友们不会寂寞!
2006年5月,有关部门投资200万元重新维修乔尔玛烈士陵园;2008年12月,独库公路烈士纪念馆建成。如今,陈俊贵已成为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的管理员。

著名军旅作家党益民撰写的《守望天山》出版后,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陈俊贵义务守墓的义举(图中戴棉帽者为老笨好友党益民)

如今,来烈士陵园祭奠的人越来越多。在天山公路常年奔波的司机和附近的牧民们,将这些筑路英烈视为保佑平安的神灵,路过乔尔玛时会停下来

雪山脚下就是乔尔玛烈士陵园。夕阳下的房舍是养路道班

雪山,松树,河水,见证了这段还在延续的感人故事,深厚的战友情义,感动得天山也落泪

老笨行驶在蜿蜒于天山深处的公路上,在惊叹筑路奇迹之余,缅怀那些为筑路牺牲的年轻生命

守望天山三十载,忠诚信念永不变。老笨相信,老兵的故事会永久地流传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