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收到海量祝福短信,只有一条简短的短信让我刻骨铭心。“希全没了。凌晨。瘁死”。这是好友春梅21日17:50发给我的。我在驾车途中匆匆回复“不会吧?”。再没有任何回音。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他那么年轻,身体那么结实,从来没听说过他有心脏病史。即使眼下报纸发行压力再大,对他也无意义了。他已经从光明日报发行部主任的岗位上调任《诗刊》副总编了啊!或许是喝酒所致,希全太豪爽了!
我和希全是在国家人防办组织的采访活动中认识的。那是十多年前的情景了。他的诗人才华。他的厚道为人。他的快乐幽默。给我,给所有同行的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他每年出一本诗集,均在第一时间寄给我分享。那些诗集,至今仍然放在我的床头柜上,作为每晚睡前的精神咖啡。他的诗太美了,读了让人忘却身处尘世。我常说,眼下大款大官多如牛毛,而真正的诗人却越来越少,要视为国宝去尊敬。希全公务繁忙,能坚持创作,正是因为他保持着一颗纯洁和高贵的心灵。他的这份坚守,这份激情,这份热爱,是我最敬仰之处。所以,我说,希全走了,不仅是他所在单位的损失,中国诗歌界的损失,也是文明社会的损失!
希全已经给我赠阅三年多的《书摘》杂志,连同他创作的那些精美诗作,将成为我永久的收藏。最后,摘录希全《感谢》诗片断:
“感谢还能记得我……”
一声低语,在广袤、嘈杂的世界里
如此简短、颤抖和无助
若有若无,像是没有说出——
像一棵草感谢从前的另一棵草
像一个日子感谢从前的另一个日子
像爱感谢爱,像等感谢等
“感谢还能记得我……”
希全,我要感谢的是你啊!正是因为你的诗歌,让我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诗的珍惜。你走了,你的诗还陪伴着我们。所有认识你的人,以及读过你诗作的读者,都会记得你,永远,永远!
如果哪位博友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优秀诗人,中国新闻界的好记者,可以查阅刘希全相关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