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政府通知,北京市属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从昨天起实行错峰上下班。上班时间从早8点30分调整为9点,下班时间由17点30分调整为18点。但同时也说明,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不变。
这两天,媒体同仁都在热炒错峰上班话题。老笨也想以市民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简言之:此举缺少科学论证。理由如下:
一、造成新的拥堵高峰。属于错峰调整范围的是市属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将这81万人与原本就在此时段出行的公司族和自由人重叠,造成了新的更大的拥堵。据官方统计,只是将早高峰延迟了10分钟,总体拥堵却增加了40分钟。为了在京国家机关少数人,牺牲了这么多人的便利,并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拥堵,不值得。
二、造成许多公务不便,增大了能源消耗和人力浪费。北京市机关和企业推迟上班,但与之对口的中央机关、企业等并未做调整,那么就意味着如果中央有文件或者任务要下达,必须要先耗费半小时,才能开展工作;同时如果私有等个体企业想要进行报税,也需要等待半小时。
三、造成大量市民的生活不便。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不变,意味着早上该送孩子的得按点送孩子,晚上也得按点接孩子。那么属于调整范围内的那些群体并未享受到错峰晚上半小时班的便利,每天还是必须要按时出门,同时无形中每天上班多增加了1小时的工作量。更何况,每个家庭原来夫妻一辆车同时上班,如今错峰造成了不能同行,又得购买新车。
老笨虽属中央媒体,但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做得比较好,早就根据工作特点改为朝九晚五,与公司族同步。因此,我个人觉得此次错峰上班,缺乏科学依据。如果真的要调整,我倒觉得提前半小时或一小时更合理,公务员或吃公家饭早起一会儿,既不影响交通,又将方便让给百姓,这才合情合理。您有何高见?请投下您神圣的一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