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2009-08-30 13:33:19)
标签:

北京

风光

旅游

摄影

原创

天安门

国庆

节日

分类: 行行摄摄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天安门夜景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走向世界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灯光月影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吼望民生

 

    祖国60华诞将至,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其标志性建筑天安门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这里辽金时为兴国寺,元代为丽正门,明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得帝位后,迁都北京,大规模修建城垣,丽正门的位置为皇城正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改名为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一直沿用至今。老笨有幸拍到节日前的华丽夜景,供各位看官欣赏并指正。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开国元勋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祈望和平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祖国万岁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金水欢歌

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这最后一幅图片不是几个字或一句话能说清的。老笨在前面华表图片注明的吼,也是个白字,因为电脑上打不出来。所以,我还是原文转录一段历史文献吧: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据史书上记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不过,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看完这段解释,对老笨为何要拍华表在水中倒影有所意会了吧?人心向善,人心思公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