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008-07-05 21:33:52)
标签:
人生感悟学习大家良好心态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到南京出差之际,从机场购得南 怀瑾先生讲经感悟一书,遂认真阅读起来。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在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儿子一度时间沉迷游戏,你越是反对,他越是逆反,直到爱化成仇恨。
庄子曾经看着飞进飞出的燕子,说道: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到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人类见着鸟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有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
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只有燕子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南先生说,历史上的大奸臣都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之妙,所以总是避免碰触君臣相处的禁区,因为即使你心怀社稷、一腔忠诚,也难免因一时的劝谏惹来日后的杀身之祸。其实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更巧妙地为人处世、成就大业了。无论是父子,夫妻,还是朋友,同事,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定位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爱,距离也能保护爱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