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光岩小记

(2007-07-10 10:18:28)
标签:

旅游

湖光岩

心静如水

分类: 放牧心情
 

    初次到湛江,当地的朋友劝我在公务间隙到湖光岩一游。起初,我对这件事很不在意。一是因为天气炎热,动一动就是一身汗;二来觉得湖光岩和镜泊湖同属火山口形成的陷湖,后者我已去过,这湖光岩既然没有镜泊湖名气大,也就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主人便以湖光岩之“镜、净、静”三大特点为诱饵来调我的胃口。终于,奈不住主人的一番盛情和湖光岩的某些神秘诱惑,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向湖光岩走去。

    车子驶出喧嚣的市区,穿过一些富裕的村落,缓缓地爬行在一条不算太窄的山路上。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茂密的树林。通过绿树掩映的湖光岩景区大门,在弯曲的林间小径上走了一会儿,视野猛地开阔起来。高山之巅,真的呈现出一片方圆数里的平湖。

 

湖光岩小记

 

    在周围青山绿树的环抱下,湖水碧绿碧绿,真像一面被人遗忘的镜子,这大概是人们称其为“镜湖”的缘由吧!那么,“净湖”和“静湖”又作何解释呢?同行的李处长告诉我,之所以称其为“净湖”,是因为这湖水特别地干净,经有关部门化验,它比一些瓶装的纯净水还干净;还有一种说法:不管往湖里扔什么垃圾,都不会浮在湖面上,这是因为湖底有一条通往大海的隧道,人们扔到湖里的垃圾统统流入大海。对于这后一种说法,我很难苟同,同时我也不希望看到人们往如此清澈的湖水中扔垃圾。说它是“静湖”,那是因为不管白天黑夜,也不论盛夏秋日,这里出奇地幽静,既听不到蛙鸣,也没有鸟叫,甚至连风声也变得很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亲眼目睹湖光岩的真容,才觉得主人概括其三大特点没有多少夸张之辞,倒也符合其本性。

    湖光岩从远古至今有许多传说。远的有“白牛窜村”的故事:相传在隋开皇年间,这里原先是一座大山,山上有一村庄。某日,一头白牛突然窜入村庄,狂奔乱叫。村民遂宰而食之,其中一位老妪弃肉不食,岂料那牛肉竟然腾空而起,向村外飞去,老妪大惊,急奔村外。刹那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但闻轰隆一声巨响,遂山崩地裂,烈焰腾空,原先的村庄陷为一片碧湖,故得名“陷湖”。

    陷湖的传说固然有些离奇,却蕴含着古人对火山活动的朴素认识。据我所知,雷州半岛为多火山地区,一百多万年以来,这里曾发生过几十次火山喷发活动。那白牛窜村情景可能是火山爆发前动物特有的反常现象。曾有专家推测,湖光岩一带早先是碧波万顷的浅海区,火山喷发使大量的火山物质从火山口向四周喷撒,散落在火山周围,以后积水成湖,便形成了“湖光山色自天成”的湖泊。据当地人介绍,自古以来,虽然雷州半岛有过多次大旱灾,可这里的湖水却从不干涸。

    湖边上散落着不少亭台楼榭,其中最古老的莫过于傍山而建的寺庙。寺不大,也不出名,但它却和湖光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宋代靖康年间,一位高僧琮师云游至此,在湖边结茅为寺。不久,宋朝丞相李纲因主张抗金兵入侵,被昏君宋钦宗贬谪流放去海南岛。李纲路经此地,琮师见他情绪低落,便邀请他湖边一游。李纲来到这里,果然为天然的湖光山色所动,一怀愁绪遂释然,激情所至,便挥笔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琮师把这三个大字镌刻在峭壁上,渐渐地,湖光岩就取代了原先的陷湖,成了雷州半岛一处胜景。

 

湖光岩小记

 

    望着峭壁上“湖光岩”三个大字,我不由地猜想起宋丞相李纲到此处时的情形。试想,堂堂丞相大人,为伸张正义被皇帝流放天涯孤岛,何等失意!何等心烦!那位高僧琮师没有用半句禅道来开导这位满腹愁怅的原丞相,只是把他请到这清静的湖边来一游,就解决了他的思想问题,可见这潭湖水的魅力有多么大。

    当我回过头来再次凝视这潭神奇的湖水时,我仿佛看到她昔日火焰四射、热情万丈的辉煌景象。真难以想象,昔日那般热烈的性情如今会变得如此恬静,而且会一直恬静下去。莫非是李纲当时也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并且悟出了一些在朝廷难以悟出的人生哲理。是啊,人若能够安然生活在风平浪静之中,克制心头的各种欲念,忘却尘世的名利追逐、尔虞我诈,人便会真正关注自身的生命,开始享受生命的真情致趣,继而达到人生的真正境界。难怪四百多年前一位哲人在其《菜根谭》中就总结出“静是真境”至理名言。

    也许是因为观湖悟出了这些道理的缘故,心里便有了一种收获感。当寺庙前一位自称是预测命运的专家送我一大堆升官发财之类的恭维话时,我的脸上一直荡漾着湖水般的宁静和自信,害得那位专家主动放弃对我的预测,连小费也没要。

    傍晚。游人散尽。天色朦胧。湖光岩像一位睡意渐浓的美人,渐渐隐入暮霭中。我不再忍心打破这份天赐的宁静,悄悄地离开了湖光岩。 
湖光岩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