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放牧心情的老笨
放牧心情的老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30
  • 关注人气:2,8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羡慕布袋和尚的大肚子

(2007-03-20 16:35:19)
分类: 放牧心情

羡慕布袋和尚的大肚子   

    近日电视台播放《布袋和尚》的连续剧,一向远离电视的我居然能奈住性子,把宝贵的休闲时光送给了这位幽默可爱的光头大肚子和尚。实在不敢恭维此剧有多少艺术性和可视性,只是觉得那位貌似丑陋、心地善良的布袋和尚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嬉笑中能给人一些生活的启示。于是乎,便生出许多对这位大肚子和尚的羡慕和联想来。

   布袋和尚于我于世人都不陌生。在我国众多的佛教寺庙中,处处可见其笑口常开、袒胸露怀、箕踞而坐之形象。他还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称谓──弥勒佛。其实,这位被称为弥勒佛的布袋和尚并不是佛国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而是一位有名有姓的、实实在在的中国和尚,他名叫契此,是浙江奉化人。契此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加上言语无常,四处坐卧,经常用棍子挑着一个大布口袋在街头化缘,于是便落了个布袋和尚的绰号。据史书记载,这布袋和尚确有一些奇特的本领,比如,他能准确预报天气,百姓们常通过观察他是穿草鞋还是穿木屐来得知是否下雨;他还能预见吉凶,示人祸福,据说也很灵验。于是,在他所处的五代后梁时,曾经名噪一时。后来,契此临终圆寂时,端坐一盘石上,作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言毕,溘然而逝。布袋和尚去世后,人们回顾他生之不俗,死亦不凡的一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胖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从此,后人就照着他的样子来塑造弥勒佛。

   布袋和尚是中国化了的弥勒佛,他比正宗的弥勒佛更受国人的喜爱,故在民间收到的香火也就比较多。我想,布袋和尚之所以能广受人们爱戴,除了其消灾免祸、送子送福的威信之外,还有他胸怀宽广、笑口常开的性格魅力,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俗家子弟来说,更看重的是后者。曾记得在北京名刹潭柘寺天王殿中瞻仰这位尊神,殿门两边的对联不仅加深了我对布袋和尚的崇敬之情,也从此刻骨铭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窄一看,这两句话亦很平常,但是真正做到了却不那么容易。古人曰:“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由此可见,布袋和尚可谓真丈夫也!在四川乐山的凌云寺中,也有一副传世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前观后,观他人总有高有低。”说穿了,对联无非是让人们学会正确处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强调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面前,要向韩信能忍胯下之辱那样,做一个能伸能屈的大丈夫。

   说到宽容做人,自然会想到处世经典《菜根谭》中的有关训示:“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寿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且不说心胸宽广是否能够享受长久福分,至少心胸狭窄、眼光短小的人恐怕不仅成不了大事,还会气出一身病来,这是人人皆晓的道理。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事者,哪个不是心胸豁达、不计小怨的大丈夫。论武功,刘邦不及项羽,论军事实力,诸葛亮当时也不比周公瑾,但结局都一样,弱者战胜了强者,而弱者正是靠着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量取胜的。

   再回到布袋和尚的话题,电视剧中根据人们对这位尊神的传说和想象,演绎出许多有趣的故事,象通过他如何助人为乐不落好,为了救人误入牢等情节,塑造其豁达大度、不计恩怨的品质。许多事情在当今也屡见不鲜。且不说他肩上常扛的那个布袋子倒底有多么神,至少那个肚子的“容量”确实让人惊奇和敬佩。真羡慕他那个奇大的肚子,要是咱也有了它,那该少了多少烦恼和忧愁。哪怕是有布袋和尚一半的肚量也行,至少可以减少许多个不眠之夜和生闷气的时刻。也许布袋和尚当时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烦心事,象升学、职称、住房、交通、股票、千年虫等等问题,如果布袋和尚在世,又该如何面对呢?

   尊敬的布袋和尚,你能教我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人、如何保持笑口常开吗?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