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祝化蝶遗迹在河南新密

(2008-04-08 15:58: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梁祝化蝶遗迹在河南新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新密市民协在日前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采风活动中,意外地在该市大隗镇桃园村发现了一处梁山伯与祝英台合葬墓,成为继汝南县之后发现的第二处梁祝文化遗迹。
 
    这说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真的,连马文才也是真的,看来中国古老传说很多都是有根据的,而且他们都是河南人,中国古代的中原人士。

 

梁祝化蝶处马文才陪葬

 

新密市的梁祝墓位于大隗镇桃园村的一片麦田之中,这里南临洧水,西临杨河,风景优美。墓冢高约3米,周长20多米,冢顶部中间凹陷,杂草野树丛生,很是凄凉。据当地群众介绍,梁祝墓原来高大得多,解放后冢子周围群众种地不断挖土,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70岁的桃园村村民陈爱芳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祝英台在此殉情的故事:传说当年祝公远逼女儿英台嫁给密县县令之子马文才,那时县城就在大隗镇。现在坟上凹陷处就是当年的裂缝。

马文才墓位于梁祝墓北部100多米处,俗称马家坟。由于马文才破坏梁祝姻缘不得人心,其墓葬的坟头很早就被当地群众平掉了,现在墓葬处向下塌陷成了一个坑。

还找到了梁祝当年同窗三载的学堂,十八里相送的“草亭”和栏桥遗迹,凡梁祝故事中涉及的地、名、物,这里几乎都有。说是学堂,其实是当地常见的土窑洞,是在夷山下的三孔土窖洞。

 

新密梁祝遗迹有三大特点

新密的梁祝文化之所以在当地流传久远却鲜为外界所知,是因为村民们长年累月生活在当地浓郁的梁祝文化氛围中,都把梁祝当成本地人,因为太平常了,所以都没有当回事。

著名作家、民俗学家李铁城先生曾经对全国各地的梁祝文化遗址进行过考察,他认为,全国各地的梁祝文化遗迹共有18处之多,新密梁祝文化有三个独特之处,在全国梁祝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这里的梁祝墓两边高中间低,正合坟墓裂开英台殉情的情节,在全国梁祝墓中是独有的。第二是梁祝故事中除梁祝二人之外的第三号人物马文才,在新密也有墓葬,这在全国是唯一的。第三是杨河上有栏桥,“栏桥相会”是梁祝后续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其他地方都没有遗址,只有新密有栏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