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分别有寻有伺(初禅)

(2009-07-07 14:51:35)
标签:

佛法

禅修

有寻有伺

无寻唯伺

无寻无伺

初禅

离欲

原创

分类: 止观禅修

 如何分别有寻有伺(初禅)

 

文/槛外白衣

 

  有寻有伺对于研修禅定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相是指初禅。但不能以现行来决定他获得有寻有伺(初禅),无寻唯伺(中间禅),或者无寻无伺(二禅以上)。

  

  一解《瑜伽师地论》三十三卷云: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
  

  二解《大毗婆沙论》八十卷云:有寻有伺者:与寻俱法,名有寻。与伺俱法,名有伺。

  

  有寻有伺地也有无寻无伺,无寻无伺地上也有有寻有伺。这样如何分别那,是以离欲否来决定他进入何地。没有离欲的即使是无寻无伺也没有得到定。比如有人他的第六意识不活动,他是不是一定得到定了?这不一定,婴儿有没有欲,因为他的生理不成熟。但婴儿没有得到定,不说婴儿离欲。所以说修学禅定不是回到婴儿状态。  

  

  《道德经》第十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这里阐述了道家对婴儿状态的向往和希求。可以看出佛家禅定的修行不是修回到婴儿状态。

  

  另外睡眠无梦的时候没有寻伺的心所,但不能说他是无寻无伺。同样看他是否离欲来决定是否得到禅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