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爱看书,加上论文研究涉及的是民国年限的,所以淘旧书就显得很有必要。很多老版本的书经重新包装后价贵且恶俗,所以我常常在旧书摊寻一些老版本。
浙江图书馆前每周末是有的,但淘了几拨后再也难寻我想要的书了。记得年初淘到1950年版的《士敏土》,插图是非常著名的前苏联20世纪初的木版画,曾经影响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版画,很精彩也很惊喜。南京、西安、武汉的旧书大多在古玩市场,也比较方便寻觅。
扬州的旧书摊亦在古玩市场寻得——只是如今古玩市场分散搬迁,只是混迹于红园花鸟市场里。前日去,看不到古玩,几乎都是一些新的没什么意思的东西,仿得又很明显。到底还是市场小。所以很快就转到旧书摊上翻看。淘到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奥德修纪》(原名“奥德赛”),荷马史诗的一部。难能可贵的是杨宪益1964年的译本,译得真是好,优美极了。又有1980年二版的但丁的《神曲》,这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本,是王维克先生20世纪上半叶的译本,在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分别在1939年和1948年。经略加修改,又加了19世纪法国版画家居斯塔夫.多雷所作的《神曲》插图12幅及但丁像一幅,印刷模糊,但是初步判定为细密排刀刻制的木版画插图。地狱第一篇就写到“但丁迷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遇见豹、狮、母狼;诗人维其略的灵魂来救护他。”,使我顿时想起了诗人布衣,也是迷失于欲望的森林中,但是又有谁来救他呢?谁又能救得了他呢?前日我请了好友开车,带了他前妻和他孩子去探监。不料只能他前妻和他小孩作为亲属进去会见了,我却没见上诗人面。大山深处的监区,不识路兜了半天,春秋两季风景料想不错,但是大墙里面的布衣却近在咫尺也无缘享受美景。据说比春节见他还要瘦,看那阵势,布衣在里面估计还要做苦役。不胜唏嘘。
德国恩斯特.卡西尔是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与罗素、杜威、爱因斯坦等齐名。这次,复淘到他的《人论》,符号美学重要的一部著作。说“复”,是因为同样版次的书我2005年在武昌阅马场地摊上曾经淘得,并且回去粗粗览了。这本由国内知名哲学研究专家甘阳所翻译的书,依然泛出人性的光辉,诱使我又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是值得收藏的,尤其是一些老版本。这次还淘到1958年版马茂元选注的《楚辞选》,但这是1983年印刷本。竖排,繁体字,也很过瘾。其他如1984年版的《海涅抒情诗选集》,197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的《彷徨》,1992年版的《中国扬州菜》,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水浒》等书,能淘到亦觉得不错。
其实,很多书是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就看完的,只是我以前没有这些机缘,现在也不知能否补上。从书中获得快乐,得到享受,其实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也不是谁都能体会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