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白瓷碗——江西南丰窑1

宋代白瓷碗——江西南丰窑2 
宋代白瓷碗——江西南丰窑3
一般北方产白瓷,如唐代邢窑、宋代定窑。宋代为了烧出青白玉的效果来,江西景德镇窑工特地发明了烧青白瓷,类似于玉器。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词句“玉枕纱橱”,指的就是类似玉色的青白釉瓷枕。南方由于瓷土和烧制技术,大多烧青白瓷,如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系,大约有二、三十个烧青白瓷的窑口,称为青白瓷系。
景德镇有两个大窑口,湘湖窑和湖田窑,俩窑烧制器具及釉色有比较大的差别,其中湖田窑即为著名的烧制“影青瓷”的产地,影青瓷也是青白瓷,但是釉色更多偏向于青色,釉色玻化程度较高。湖田窑产品底部一般不上釉,有深色杂胎微微突起,俗称“湖米底”(音),这是判断是否湖田窑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瓷器胎骨也有一些差别。
江西南丰窑是仅次于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窑口。烧制瓷器有些接近景德镇窑的,特别是影青瓷。但是南丰窑影青瓷的青色不如湖田的清澈、透明,有点发闷。另外南丰窑也烧制一些白瓷,或者说偏向白瓷的青白瓷。此件小碗我见到好几回,初见以为是北方窑口的白瓷碗,尤其是器型与其他南丰窑的碗、碟明显不同。后来看了很多南丰窑的资料,得知此为南丰窑产品。底部不挂釉,圈足较高,修胎规整。胎质较白,好像是高岭土。后来反思,也只有白净的高岭土才能烧出比较纯净的白瓷来,否则胎骨色回反透釉色,使釉色不那么纯正。有脱釉现象。见识了此种类型的碗,后来就有经验了,又淘到一个玻璃釉的,不脱釉,就是釉色略有杂质。
另外,就是在年代判断上,一般把此种碗型定位宋代。我认为应该南宋到元初的。依据是圈足较高,在宋代不多见。其二就是元代景德镇烧制枢府釉器和卵白釉瓷,是对宋青白瓷的升级,而南丰窑极有可能也开始烧制青白瓷升级版的白瓷器物。当然,我相信随着我的眼力不断提高,这个问题不久就会弄清楚的。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碗型已经无限接近我们现代碗型了。也就是说,一千年来,我们吃饭的碗还是承接于宋代的发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