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和敬公主府1——大清乾隆皇帝很宠爱的第三个女儿,特地为她建造了这个府邸。

和敬公主府2——现在已经是一个三星级宾馆,处于北京老城区黄金地段

段祺瑞执政府--刘和珍洒热血的地方,门前竖有石碑,记述当年学生请愿被杀事。

和敬公主府3——府邸很大很深,虽然经过修复,依然可以看出几百年前的建筑痕迹。

和敬公主府4——在我住的宾馆房间往下看。

昔日段祺瑞执政府大楼,达官显贵多出没于此。
2009年12月中旬,我经过选拔,顺利通过了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资助“国内中青年美术家赴海外研修工程”的初选,在大约200多报名者中进入来京“赶考面试”阶段。如果顺利进入最后的八个人,就有幸获得8万元人民币的资助,赴海外(我选的是法国)研修3-6个月。这是首次通过全国海选方式,官方资助中青年美术家出国研修,应该说机会很难得,但是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只剩下28个人互相PK,在将近30个全国评委面前阐述自己的研修思路,答辩并进行外语口语现场测试。还不错,主办方资助了来回火车卧铺票+三星级宾馆住宿。外语作为我学术圆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成为了我的拦路虎。
通过初选来参加面试的有好几个教授、硕导、博导,其中中央美院以其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了不少名额。最终结果也证明中央美院系统的机会更大些。我看到复试的阵势,已经觉得结果大致明朗。我心态还好,觉得能来答辩、面试已经不错,不奢求。再说,我外语口语不是很好,平时基本没有训练,有好几个都在国外呆过好几年的。像南京艺术学院常宁生教授本科是英语专业出身,外语在南艺是公认的第一块牌子。艺术研究院王端廷教授也是外语很棒。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坚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出身,外语也不错。
看到自己差距,也是好的。
在潘家园买了寺洼文化红陶马鞍罐,30公分高,很欣慰。见到天曙、顾浩、连冕、王敏、亚楠等兄弟们,聊得很畅快。清华餐厅豪吃牛肉自助餐,很过瘾。与分别七年的曹重新face
to face
和hug,不禁喜极而泣,感慨万千,如果时光倒流,会是怎样的景象?
时间太紧,匆匆赶回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