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的怀念

(2006-09-25 23:04:08)
分类: 行踪游记
       西安是能常常勾起人回忆的城市。
 
       我去过很多城市,在好几个城市生活过。西安是令我非常怀念的一个城市。在西安生活时并不觉得,甚至很厌烦它的陈旧和脏乱,难以忍受它的干燥气候。冬天阴冷,几月难见太阳,天气活像怨妇的脸,终日阴沉着。春天偶而还能遇上沙尘暴,我本人就遇上两次较大的沙尘暴。另外西安治安也不好,报上常常有剁手砍脚和凶杀案的新闻报道。至于抢劫、偷窃什么的基本就是家常便饭。去西安上大学的外地学生都知道西安是个贼城。我上研一时的女外语老师,去火车站接人,在公交车上接了个电话,下车就再也找不到手机了。我本人更是在奥运会期间深夜被抢劫,而我另一个朋友、行为艺术家L四海晚上十一点钟左右在大街上被抢劫,脸上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基本算是毁了容。
 
       但西安作为北方城市,市民阶层相对来讲比较厚道,有纯朴的一面,较好打交道。不似南方一些城市市民排外,行事奸猾。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在我看来,要看城市的包容度,首选北京和西安。主要可能是因为都曾经是历史悠久的皇城,自有一种都市气象,哪怕如贾平凹所称为“废都”。而一个城市的包容度其实就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厚度。所以,西安的文化深厚给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历史内涵。这又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上,而现当代文化则因为地处西北,历史的包袱太厚太沉,处于经济文化不敏感地带,而显得步履维艰。最近多年的西安现当代艺术基本处于一个自说自话、自生自灭的状态。相比传统文化的苟延残喘,多少有点忽略不计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件残酷的事情。传统的艺术、资源如何被有效地激活,是摆在西安现当代文化艺术面前的一个难题。
 
       我经常去西安淘古董,其实感觉是去汲取西安地气。每次去都盼望吃吃西安特有的小吃,象牛羊肉泡馍、米皮、面皮、肉夹馍、葫芦头泡馍、菠菜炸酱面、扯面......听成龙的电影《神话》主题歌,就感觉是回到了魂牵梦吟中的“西安”,哪怕现实中的西安并未提供如此的想象空间。西安,有我对古老文化和历史的想象;有我体验传统文化形态的现实空间存在,哪怕也是片段的诗意;也常常提供我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那种失落感。毕竟,我们不能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原味想象,和对深厚历史的那份依恋,那是我们的文化之源泉。如今的中国,城市里满是一片片大工地和机器轰鸣声,而广袤的农村正被一步步蚕食。哪里还留有我们的梦想田园?如今,我们生活在一片貌似鲜亮,实质空空的物质空间中。文化早已被我们像花生壳一般剥离出我们的肉身。而在现实的梦游中,我们却无法找到我们应有的心灵归宿。在某种程度上,西安至少提供了我们这个想象的空间,虽然这个空间也早已不复秦皇汉武时的那么皇皇大气。西安,就像在寒风的席卷下,佝偻着略带苍老的身躯的灰灰老者,在向游人抬起那浑浊的眼眸时,至少还会让我们的心头掠过一丝悸动。那是泛起的仅存对文化的一份敬意。
 
       生活在西安几年是必要的和幸福的。特别是像我这样来自沿海地区的,至少可以让我们体验其他城市所不能给予的那份厚重和沉甸甸。我觉得我至少有信心在西安呆上五到十年,可以充分吸取这个城市应有的文化养分,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文化、艺术资源。所以当年继续考西美博士也是基于这个考虑。但是,谋事在我,毁事却在于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这个学阀的独断。是祸是福,直到一年多后的今天,也很难验明。
 
       (9月21——25西安行。会诸朋友,访分水岭办公室,谈艺术。去无极古玩城、朱雀古玩城、八仙庵,收马家窑、仰韶大钵、汉釉仓等。嘉汇汉唐购《全球通史》一套,可惜在汉口站遗失,心痛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