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碧沙版,玄玉书兮

(2006-09-13 20:45:02)
分类: 鸣沙轩随笔
红碧沙版,玄玉书兮 (这是我武汉住处的书房一角)    
       
       无论我走到哪儿,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所以搬家对我来说绝对是件费心劳力的事情。我去西安读书带了大约一箱书去,但离开时就变成近十个纸箱的了。又陆续从家中带以前看过的书来,逐渐书橱里已经放不下了。我的书基本都是专业类的,基本不包括教科书和畅销书。大都是学术类的,甚至有些书还有点佶倨聱牙(不知这个成语打错没)。比如说西方现象学方面的知识,象胡塞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还有波普尔,以前看过的福柯的一些书。中国古籍比如前不久翻的《文心雕龙》、《楚辞》等,也是得慢慢看才能懂。有的几乎就是强耐着性子读。这是我在武汉的书橱,最近刚收拾过。还不包括我几乎有半书橱的古版画研究资料和精品画册,(因书型太大一般书橱根本放不下),以及扬州家中的两书橱书等。
      
       多年来买书是从来不吝惜的。几乎是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了。记得吾友素堂曾言他和他夫人去济南逛书店,一次买了好几百的书不打愣。结果他夫人不干了,不想给他钱包。他说他其他什么都可听夫人的,可买书没商量。素堂读书时的藏书在西安美院研究生当中绝对数第一。现在应该远远超过我,而且比我的面广。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素堂的文章也写得好,记得他的硕士论文写得洋洋洒洒数万言,我评为他们那一级第一等。素堂是雅士,深谙赏书的意趣。同素堂谈经论道绝对是件乐事,还有长进。无他,知识面宽矣,他的博客就能看出来。
      
       我的一个朋友Lily也是一个bookworm.酷爱看书,藏书甚众。伊曾对我说以后有了新房就把几面的墙全都做成书橱,她就坐在书中笑。后来伊在上海买了新房,却没有机会参观印证一下是否真的进屋满面的书。伊的知识面和修养亦是我不可与之比拟的。Lily其实并不是如很多人所以为的那种书呆子类型,其爱心和修养其实蕴含了其多年的读书修为,更是彰显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专注精神。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知性与优雅的气质其实也是常年苦读、日积月累而来的。伊其实是我心仪的一种类型的女孩,孩童般的笑容后面是一颗纯真的心。悠悠的言语,舒缓的神态,在一举一动中显示出灼人的气质和雅致的内涵。伊的爱心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多年来,她留养了多只流浪猫。细致的爱心付出,给了那么多小生命以生存和生命的尊严。更是体现了她做事为人的态度,真是功德无量。这种专心的态度没有很深的爱心和普世的关怀是不可能的。我在伊的身上看到了特里萨修女爱心的影子。
      
       我见过看书最投入的却是以前扬州的一位同事,我称之为马老的茂儒先生,一位我较为敬重的忘年交。由于文革,少年学业优秀的茂儒先生没有机会正式走入大学深造。从下放乡间做代课教师开始,他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我大学毕业后和他做了好多年的同事,亲眼见到他是怎么看书的。每天几乎只要没有课,茂儒先生必定端坐在办公室看书。而且姿势非常端正。由于关系密切,有机会去他家小坐时,茂儒先生必定用当时最先进的进口音响放一段古典钢琴曲(贝多芬或者巴赫之类的),清茶一杯请我听音乐。背后的书橱里几乎满是书,包括床头。审美情趣也极高雅,收藏的古典音乐碟片也很多,几百张总是有的。听音乐,赏画都能品出点道道。这对于从事历史学科的他来说很不容易。茂儒先生看书并不像我有时会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是极详细和深入。记得他会和我谈起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中米开朗基罗的天才,也会和我津津乐道地讨论法国十九世纪的农村风景画,谈到勒帕热的《垛草》中酣睡的农夫和直视前方的农妇。再比如某一位大师的油画如何优美逼真。当年蛰伏扬州小城作画读书时,其实我受包括茂儒先生在内的一些人影响颇深。      
       
       漫卷诗书且欲狂。人生在世,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层面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钱钟书有云一切快乐都是精神层面的。我很神往那些大学者淡泊名利,阅书无数,终生活在精神里面。“留我花间住”,不亦快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点说明
后一篇:画点油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