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于中国

(2006-06-16 23:58:19)
分类: 学术研究
       生于中国有时觉得很悲哀。
      觉得悲哀尚算清醒,我们值得为此悲哀。
      因为这是一个到处充盈着人治的社会。人治导致人术与权谋泛滥成灾,人术与权谋反过来恶化人治的环境,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诚然有人的环境就有斗争,就有倾轧。但是,良性的社会应该是有一些基本的准则,至少可以保证我们每个人可以生活在一个相对规范的社会里,我们的心灵至少是可以飞翔而任由驰骋的。
      但是,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么?我们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么?很多情况是没有的。面对一些小人,除了内心的鄙夷与远离,我们甚至不能说什么。可往往是,我们又能说些什么?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一文中把小人剖析得很充分深入,可历史暗角无处不在。悲观的时候甚至想,我们怎么和那些人生活在一个国度里?!
 
      没有求真求实的意识,更缺乏互相关爱、给社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学术精神什么的在学术圈常常近乎是一种梦呓。当代新儒学代表牟宗三曾言中国缺失学统,即“学之为学”的传统。从鲁迅到殷海光、顾准,再到今天的王晓波、余杰等人,虽说都在力图挽狂澜,但是迄今为止,这个仍然是中国学术界的软肋和难言之痛!
      什么是学术?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知识人养成求真为实的一种意识。如果为学者缺失这种意识,整个社会就很难形成良性的创新生命力。看到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决策者说》中的发言,深为赞同。中国科技形成独立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任重而道远。而我认为,其中的恶劣人文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时,如果不是人生中毕竟尚有很多值得珍惜之所在(亲情,爱情,友情等),以至于我们心中尚存善待之心,我们甚至无法在心中给自己一个合理感恩的理由。
      关键是,为谁感恩?又为何而感恩?面对恶劣的现实,又如何能感恩?
      生于中国其实真的应该感到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